家電廠商隔岸觀火 電商“價格戰”出于無奈
今年電商第一波“價格戰”已經拉開帷幕。國美在線、蘇寧易購、易迅在“五一”前“默契”地掀起了一輪促銷的小熱潮。不過,京東平和應對,多個家電廠家認為此輪“價格戰”虛實結合,持謹慎觀望態度。觀察人士表示,電商掀起“價格戰”是受競爭形勢所迫,是出于無奈,雙方會逐漸趨于理性。
上周,國美在線推出“‘4·18’巔峰時刻”的10多場搶購會;蘇寧易購從4月18日至21日也推出“青春風暴0元購活動”;家電電商的新進入者易迅則從4月11日起就拉開了“全網底價”的促銷活動,并公開點名要與京東、易購和國美在線比價。不過,中國B2C領域赫赫有名的京東商城,比起去年要平和了許多。
在電商領域浸潤多年的東菱集團電子商務中心總監夏華輝認為,蘇寧、國美、易迅選的時間點很巧,搶在天貓6~7月份“暑促”和京東“6·18”活動前,而且臨近“五一”消費高峰。“我們有參與,但會量力而為,并謹慎觀望,預計今年電商價格戰會更加理性一些。”
志高空調電子商務部部長余燕春認為,這一輪價格戰有虛有實,各大平臺有炒作的成分,也有實際的促銷行為,但“我們不愿意參加價格戰”。
“這次價格戰更多是炒作。”康佳多媒體電子商務部總經理葉明表示,康佳雖然今年計劃將電商業務做到20億元,但會穩健推進,更重視消費者的體驗。
另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彩電巨頭電商業務負責人則認為:“份額多的人缺錢,份額少的人有錢,價格戰不可避免。”他分析說,天貓已平臺化,打不打價格戰,主動權在各大廠家手里;京東已有穩定的份額,現在主要目標是謀求盈利,為IPO做準備;但“跟進者想瓜分份額,不希望讓京東舒舒服服上市,兩個陣營的戰略不同,戰術也就不同”。
“今年電商的價格戰會一直打下去。”這位負責人說,因此該廠今年對線上與線下、線上各渠道之間的產品已進行區隔,避免“引火燒身”。
在順德電商協會會長、佛山市小冰火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彭利民看來,經過幾年競爭,B2C的格局已基本成形,價格戰已經很難改變現有的電商格局,因為今天的消費者已經開始重視服務、體驗,如果單純拼價格,顧客黏性不大,很難形成長期優勢。
在彭利民看來,B2C領域的龍頭,如天貓和京東,已經有較成熟的用戶基礎,因此在平時不會輕易打價格戰,轉而追求服務品質。但為保證影響力,它們每年依然會搞一兩次大型促銷。
但是,作為跟隨者的亞馬遜、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等企業,有規模成長的壓力,會更多利用價格促銷來吸引消費者。而新進入者如易迅、1號店等,硬拼價格很難,主打差異化策略,如易迅的本地化配送、母公司騰訊的流量支持;1號店被沃爾瑪收購后主做生鮮食品,消費群是家族主婦等。“其中,易迅在2013年已經從新進入者變為跟隨者,也會使用價格手段。”
“做圖書的當當和做快消的唯品會,這兩家的規模也不可小視。” 彭利民說,B2C領域現在就剩下上述幾個主要玩家,家電廠和電商運營商都會重視,但也會有所取舍。“對廠家而言,最關鍵是錯開產品型號,否則很易陷入惡性價格競爭。”
(王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