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銀貸關聯方輸血地產 融資杠桿高達140%
鋼貿銀貸關聯方輸血地產 融資杠桿高達140%
實習記者 松壑
本報記者 徐亦姍 北京報道
“我們分管風險的行長助理石杰,現已從北京抵滬處理相關事宜。”4月中旬,民生銀行(600016.SH)總行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上述人士說的相關事宜,正是眼下民生銀行上海分行鋼貿貸款的風險暴露問題。
實際上,就在2013年3月底,上海銀行同業公會牽頭,聯合上海金融辦、上海銀監局,已組織召集鋼貿授信銀行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鋼貿信貸風險如何聯合處置和有效防范。
繼2011年秋季上海鋼貿風波后,近日,隨著鋼貿企業被訴案數量呈井噴式增長,該行業引發的各類風險,再次走入輿論視野。
“本質上講,大部分鋼貿貸款其實是在給地產行業輸血。”民生銀行風險控制部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不少鋼貿企業在中間只是扮通道的角色。”
一邊是鋼貿業與銀行業的集體騷動,另一邊則是業內人士對風險的關注。
海通證券(600837.SH)首席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鵬指出,“鋼貿貸款中,以房產抵押為主的風險不大,相反,以動產質押、擔保公司、聯保聯貸等其他形式形成的擔保風險敞口較大。”
2005年前后,民生作為首家開展鋼貿貸款業務的銀行,率先殺入這一市場,此后,國內鋼貿貸款的規模便逐漸得以擴張。
假如時間回到8年前,民生銀行決定簽下國內首單鋼貿貸款合同的那一刻,能預見到今日鋼貿貸款之現狀,不知其是否會在筆落前有所踟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