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落地初探:各地個稅多按老辦法執行
20%個稅執行還有待觀望,廣州等地仍在等待“細則的細則”;“17萬先生”本月尚無業績
李輝(化名)上月還是廣州一家大型中介的明星經紀人,月入超過17萬元。不過據他的同事說,進入4月份以來“17萬先生”還沒有開單。
這句行話意味著一個刺眼的數字:業績是零。
愚人節前后,包括京滬廣深在內的重點城市按照要求陸續公布“國五條”細則。一周多以來,新一輪樓市調控對市場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和一些區域的房產經紀業務量“新老劃斷”不同,“國五條”中被認為“殺傷力”最大的二手房買賣征收20%個稅執行幾何還有待觀望。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訪問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中介,尚未發現20%征收個稅的“新辦法”普遍推行。就目前而言,按照交易總價1%~2%核定征收個稅的“老辦法”依然通行。
所謂的“新辦法”在個稅法和此前的國稅總局政策口徑中均有明確。如何保持政策充分落地執行?國稅總局原副局長楊崇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應當研究一個既方便群眾,又能體現政策,既維護群眾利益,又能打擊倒房投機行為的好的簡易辦法,“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我覺得執行這個政策還會走樣。”
再等細則
廣州版“國五條”細則已經出臺多日,二手房個稅如何征收的謎底仍待揭曉。本報記者從一些中介機構了解到,在外界的觀望與揣測中,普通住宅交易仍按照原來的方式進行。
昨天下午,本報記者在廣州市海珠區房地產交易登記所內看到,間或有三兩業主與買家在中介的陪同下辦理過戶手續,羅琴(化名)便是其中之一。他慶幸自己唯一的房子剛好期滿5年。按照政策精神,這樣的住房交易免征個稅。
交易登記所內一名工作人員稱,目前房屋交易仍按“老辦法”征稅,5年以下的住房還是按照房款的1%收個稅。但下一刻怎樣征收就不得而知,政策隨時會變。
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如桂此前向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媒體稱,“國五條”廣州細則出臺后,稅務局會根據細則出臺一個具體的辦法。昨天,廣州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稱,對于二手房稅收細則,廣州稅務部門仍在制定過程中,“很快就會出來了。”
“稅務部門制定出來細則之后也還要上級部門批準?!痹撊耸勘硎?,制定過程也不是稅務部門一家說了算,還要多個部門反復進行溝通。
二手房交易的個稅征收有兩種方式,一是按照房屋轉讓差價扣除合理費用后的余額征收20%個稅,但由于在現實操作中納入合理費用的房屋裝修等費用確認存在難度,所以市場普遍采用政策許可的第二選項,即不能正確計算房屋原值和應納稅額的,對其實行核定征稅,各地稅率在1%~2%。
因此,本次“國五條”只是對既有政策的重申,但一些地方的細則中卻對20%個稅的問題避而不談。
不過,北京在細則出臺后緊接著出臺地稅部門的政策解讀,明確20%計征的條款,同時確定除商品房之外的保障房和公有住房等“特殊住房”的原值認定方式。但在現實操作中,對于確不能提供房屋原值相應憑證,且主管稅務機關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信息系統也未能核實房屋原值的,北京地稅明確,依然可以以房屋交易價格按核定征收率1%計算個稅。
在20%個稅執行有難度的情況下,是否有重新設計核定征收稅率的可能性?楊崇春告訴本報記者,應該由政府財、稅部門按照實際情況制定更合理簡易的辦法。
近日有媒體援引地方稅務人士稱,從地方政府目前的權限看,除了在核實房屋原值上可采取進一步措施外,調整核定征收的“應稅所得率”,也是未來政策有可能調整的一個方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