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3天連創新高破6.2 熱錢流入再次預警
去年年底屢屢企及匯改以來新高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次在4月初連續三天創下了新高。
銀行間詢價系統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率昨日以6.2004開盤,并以6.1986收盤價創出自匯改以來首次升破6.2及連續三個交易日刷新匯改以來高點。
而伴隨人民幣連續走強,市場人士指出,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回升,在全球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未來仍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資本流入壓力。
宏觀數據力挺人民幣
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2586,較上一交易日升值88個基點,刷新誕生以來高點6.2670。
而此前的4月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2674,較前一交易日繼續走高15個基點,距離匯改以來高點僅差4個基點。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指出,近期中國的出口、PMI(采購經理人指數)等數據相對不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之前市場對中國經濟動力不足的擔憂,這可能是人民幣近期走強的邏輯。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3月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雙雙回升,官方PMI小幅反彈至50.9,連續第六個月處在榮枯線50上方,匯豐PMI終值回升至51.6,和初值基本相符。
一般而言PMI是中國經濟的先行指標,其數值處在50枯榮線上方,意味著宏觀經濟增長態勢較為良好,因此PMI連續數月高于50,這顯示中國經濟復蘇勢頭良好,為人民幣匯率漲勢繼續提供了有力支撐。
而近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1.3,遠低于預期值54.2,宏觀指數的一起一落,助推人民幣漲勢更為兇猛。
警惕升值負面效應顯現
但劉東亮也指出,短期宏觀數據向好并不足以解釋人民幣為什么近期出現了加速升值。
其實從2013年一開始,人民幣匯率就維持強勢態勢,延續了去年9月份以來持續升值的態勢,截至1月中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了6.2136的歷史新高。但此后的1個月,人民幣開始小幅貶值。到2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2427,回到了去年12月中旬的水平。
進入3月,人民幣匯率重新進入升值通道。在境外遠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和境內的即期市場走勢完全相符。在經歷了2月份短暫的貶值預期后,目前香港12個月的人民幣NDF市場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新呈現出升值趨勢。
對于人民幣走強的影響,劉東亮認為短期肯定會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加大國內對流動性調控的難度;中長期看,一是會給出口部門帶來壓力,二是在現行匯率形成機制下,如果美元進入升值周期,會造成人民幣追隨美元被高估,引發資本外流和投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