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未來10年治污需10萬億 勿將成本轉嫁個人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加大環保投入。專家最新研究表明,要想實現“美麗中國”,環保方面的投資至少要提高到GDP占比的3%,未來10年大概需要10萬億元。資金來源除了政府收取的各種稅費,更重要的是要拉動社會的投資。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必須承擔減排責任。
作為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電力、石化央企負責人則紛紛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行業減排技術上可行,但經濟上還需提供價格調整、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
“美麗中國”需10萬億環保投入保證
在PM2.5和灰霾成為今年兩會“熱詞”的同時,其間披露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顯示,2012年中央預算安排節能環保支出1998.43億元,增長23.1%。比對《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據初步核算,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519322億元。也就是說,單就財政而言,2012年的節能環保投入占當年GDP的比重僅為0.38%。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2007年開始,我國環保財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與注重環保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財政支出的相對規模還偏低。2007年至2011年間,我國環保財政支出的GDP占比最高達到0.61%,僅接近美國1990年的水平。
“這意味著,不僅是政府,企業、居民等社會各方都要加大對環保的投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文一波對此表示,盡管過去幾年我國環保投入逐年增加,但占比始終在2%以內。從全球經驗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要想保持較好環境質量的話,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不能少于2%。
文一波解釋說,一方面,中國的工業結構中,重化工占比較大,產生的污染物較多,治理污染要投入更多的錢;另一方面,政府的環境欠賬也較多,整體環境質量較差,即使每年投入占比達到2%,環境質量也不可能快速改善。
“中國過去10年的環保投入大致在3萬億到3.5萬億之間。”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要想實現“美麗中國”,環保方面的投資至少要提高到3%。據測算,按照經濟增長率和環保程度,未來10年環保投入大概需要10萬億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2萬億元,平均每年2000億元。
石化電力央企減排“要政策”
對于未來10年10萬億元的環保投資,王毅認為,資金來源除了政府收取的各種稅費,更重要的是要拉動社會的投資。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必須承擔減排責任,需要法律約束。
中國石化四川維尼綸廠副廠長嚴紅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該廠是中國大陸最大、世界第二的醋酸乙烯生產企業。“十一五”期間,該廠環保投入達到1.92億元左右,2011、2012年又加大投入至3.336億元,“十二五”期間可能還要再投資3個億用于環境保護。
“這肯定會對企業成本帶來影響。”嚴紅說,環保成本大方向上是增加了,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劃算的,比如該廠每年都要繳納一定數量的排污費,其中60%是氮氧化物,如果投入2.3億元治好了氮氧化物,不僅少交或不交排污費,同時還可以得到政府的獎勵。這樣算就劃算了。
“如果把目前國內成品油全部升級為歐V標準的清潔度……城市空氣中的PM2.5至少減少40%以上。”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劉滄龍等28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關于提高我國汽柴油質量標準”中稱,石化行業如若長期不肯增設足夠的脫硫設備,在全國范圍內滿足國Ⅲ和國Ⅳ標準汽、柴油的質量標準,時間將會拖得更久。
2010年,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在《中國機動車排放控制措施評估》報告中指出,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進行的一項研究,對典型中國煉廠來說,將柴油硫含量從350ppm(相當于國三標準)降低至10ppm(相當于京五標準),成本增加額為0.11人民幣/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