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總公司無形資產未入賬 資產被指遠超萬億
鐵道部拆分已塵埃落定,新成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已正式掛牌成立。但是,鐵路改革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車票價格是否會上漲、鐵道部的資產究竟有多少、2.66萬億元債務如何償還、鐵路人員如何分流安置等,這些問題都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拆分,只是鐵道部改革的開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從公益性向經營性轉變的過程中,鐵道部遺留的問題在很長時期內都將受到關注。從今天起,《每日經濟新聞》將陸續推出相關報道,全面梳理鐵路改革的系列問題。
鐵道部的資產究竟有多少?最近隨著 《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的發布,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告成立,原鐵道部的政府機構屬性變為企業主體性質,其資產價值備受關注。
其實,在報表上,鐵路占地的無形資產,并沒有被納入鐵路資產。一名財務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前,鐵道部修路均是國家征用、劃撥土地,賬面上不用體現無形資產;現在鐵路總公司變身為企業,就應該按市場經濟原則來行事,原先無償占用的土地,應當予以評估作價入賬。
日前,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曾經對外表示,鐵路資產的具體數字,還要經過有關程序認真進行清查。清查是否涉及無形資產這一塊的評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函原鐵道部新聞處,未能獲得回應。
注冊資本:1.036萬億元霧里看花
根據國務院批復,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注冊資金為10360億元人民幣,原鐵道部相關資產、負債和人員劃入中國鐵路總公司;另外,原鐵道部對所屬18個鐵路局 (含廣州鐵路集團公司、青藏鐵路公司)、3個專業運輸公司及其他企業的權益作為鐵總的國有資本。
不過,鐵路總公司注冊資本不經資產評估和審計驗資,這可能會增加后續工作量。有研究人士稱,不做資產評估審計的原因,有可能是評估審計量太大,來不及,為盡快成立鐵總,現在只能先一路“綠燈”。
資深財務專家、注冊會計師馬靖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說,鐵路是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對應的資產很多,“10360億元的資本金可能就是鐵路資產打包的總投入,這次鐵路總公司注冊資金是直接從鐵道部權益資金中劃入”,資本金究竟是哪些部分,對應哪些形態,由于沒有公布具體的情況,所以說不清楚。
對于鐵道部資產低估的說法,早在2012年就有相關報道。當時有鐵路系統人士依據鐵路線路、裝備、土地等多個方面進行估算,認為“鐵道部資產嚴重低估”。
鐵道部2012年三季度財報顯示,鐵道部總資產為4.3萬億元,負債為2.66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1.81%。這份由鐵道部財務司提供、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報,并沒有詳細地介紹鐵道部資產的組成部分,財報上的資產構成主要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在建工程、貨幣資金、存貨等項目,其中固定資產為2.8萬億元。
鐵道部曾在多期債券募集說明書中對資產作了簡要的說明:“發行人擁有經營所需的獨立的營運資產和配套設施,包括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資產以及土地使用權、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均由發行人擁有,資產產權清晰,管理有序?!?/font>
中信建投證券債券分析師施同亮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說,因為鐵道部不是上市公司,所以它的說明不會對資產作非常詳細的界定,這也符合規定。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2年底,鐵道部匯總的資產總額為9532.95億元,凈資產為5564.86億元。2003年至2012年,鐵道部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3.94萬億元。也就是說,鐵道部的資產積累,主要是在近十年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