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為煤代油制定10年規劃 或投資超2000億
為了縮小上游油氣資源的“短板”差距,中石化除了在海外大肆并購油氣資源、國內加大油氣勘探力度外,另一條路便是發展煤化工。
在今年年初中石化召開的工作會議上,中石化為煤化工制定了一個10年規劃,即加快發展煤化工,加強煤化工戰略和規劃研究,爭取用8~10年時間成為行業領先者。中石化內部人士稱,目前中石化能夠利用的煤炭資源大約有1億噸,按照轉換效率,大約能夠替代近3000萬噸油氣資源?!啊捍蜌狻侵惺粋€新的戰略。在上游油氣資源上,中石化與中石油的差距依舊很大,通過發展煤化工不僅能縮小差距,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降本增效?!敝惺洕夹g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說。
十年規劃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目前國內比較興起的新型煤化工技術主要有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等。
在2012年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中石化曾提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煤化工發展目標,即未來4年,將建設內蒙古、新疆、貴州、安徽、河南和寧夏等六大煤化工基地。
這個規劃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會議上得到了強化,并將其提高到了戰略層面。不過,為此,中石化可能要付出的投資額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
事實上,早在2007年,中石化就已經開始在全國“圈煤”。當年,中石化在準噶爾盆地登記了350平方公里的區塊,當時的預計儲量為150億噸左右。
當時,中石化新能源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這些煤炭資源將主要用來發展煤化工。中石化預計在新疆項目上的投資在500億元人民幣左右。
但此后數年,中石化并沒有真正大力發展煤化工?!霸虮闶钱斈昝夯ぜ夹g還不夠成熟,成本太高,國際油價也沒現在這么高,發展煤化工劃不來。”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專家說。
從2007年至今,國內逐步掀起了發展煤化工的熱潮,參與者多為擁有豐富煤炭資源的煤炭企業及電力企業。例如,我國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為神華所有;大唐集團的煤制氣項目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煤電企業在煤化工領域內掀起的熱潮,大大推動了煤化工技術的發展。在此期間,中石化的策略是一方面繼續布局煤炭資源;另一方面則加大煤化工技術的研發力度。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專家稱,中石化在煤化工內的戰略是以技術、資金和品牌獲取資源;同時與大型煤炭企業合作,發揮各自優勢。
按照這個戰略,僅2010年,中石化就分別與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安徽皖北煤電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布局煤化工業務。
2011年初,傅成玉空降中石化后,中石化發展煤化工的步伐也大大加快。當年10月,中石化旗下中原石化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開車一次成功。
該項目采用的是中石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烯烴工藝(S-MTO)。該項目的成功意味著中石化能夠憑借著自主技術大規模進入煤化工領域。
2011年底,中石化籌建煤化工領導小組,傅成玉親自擔任組長。這也意味著中石化在煤化工業務上的布局開始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