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能效補貼或因騙補頻出終結 能效標識不可靠
編者的話/日前,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簡化節能家電 高效電機補貼兌付信息管理及加強高效節能工業產品組織實施等工作的通知》,要求簡化消費者購買節能家電信息核對辦法,確保消費者購買時領取補貼。記者在家電賣場走訪發現,盡管不少家電產品都貼上了節能標,但是賣場方面并不知曉節能產品的真實能效等級,出售給消費者后消費者更是無法查證。能效補貼標識是否可靠?企業在能效方面是否存在弄虛作假行為?請看本期報道。
“3·15”來臨之際,各個家電品牌打起了“節能牌”促銷。購買節能家電,消費者能夠得到實惠,企業也會因銷售額增長獲得更多的利潤。
此輪節能補貼自2012年6月1日起實施,暫定推廣期為一年,部分節能產品的推廣將在2013年5月31日結束。家電行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節能補貼繼續推行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家電作為高度市場化的產業,政策應盡量少干預。與此同時,與該政策如影隨行的“騙補門”,亦未曾離開人們的視線。
能效標識不可靠
賣場方面其實并不知曉節能產品的真實能效等級,出售給消費者后消費者更是無法查證。
在節能補貼政策實施近一年的時間里,節能家電已成為市場的寵兒,在家電賣場里隨處可見貼著紅、黃、綠等彩條構成的能效標識的產品。與此同時,虛假標注也成為了普遍現象。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13年2月6日公布了近期對上海市家用電動洗衣機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結果,威力、小鴨、松下、LG等知名企業出現在不合格產品一欄,其不合格原因主要涉及能效等級。
事后,山東小鴨集團家電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王海東表示,被查出的不合格產品有可能是代工生產或者假冒品牌。南京樂金熊貓電器有限公司負責產品認證的梁松吉則稱,LG的上述產品在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復查中顯示質量合格,而且持有相應的檢驗報告。除了家用洗衣機,在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家用電冰箱、彩色電視廣播接收機等家電類的產品質量抽查結果中,也普遍存在能效等級不合格的問題。種種現象,被外界解讀為企業涉嫌騙取節能補貼。
由此也引發了人們對家電產品上能效標識可靠性的關注。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多個家電賣場,發現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的能效等級以1級和2級居多,鮮有其他能效等級的產品。所謂能效等級,就是家用電器產品能效高低差別的一種分級方法,目前我國的能效等級分為五個等級:等級1表示產品節電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級2表示產品比較節電;等級3表示產品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等級4表示產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等級5是市場準入指標。廣州國美電器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洗衣機的1級能效產品和2級能效產品在耗電量方面差別不大,畢竟一天內使用洗衣機的時間一般也就1~2小時;但是冰箱卻不同,需要全天開啟,1級能效的產品一天大約耗0.5度電,比2級能效的產品有優勢。
不過,據了解,賣場方面沒有專業檢測設備對產品的能效等級進行檢測。“能效標識是廠家貼上去的,我們拿到貨之后就直接進行銷售。”該銷售人員表示。顯然,賣場方面其實并不知曉節能產品的真實能效等級,出售給消費者后消費者更是無法查證。
據了解,消費者購買節能補貼家電,到貨后將產品包裝盒上的條形碼、發票、節能補貼領取憑證、消費者身份證等材料拿到賣場即可領取節能補貼。
而一旦節能家電達不到標注的能效等級,一方面消費者要為這些所謂的節能家電增加消費支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些所謂的節能家電也達不到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目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