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稅征法現多猜想 房產經紀人一天成交3套
一廂忙著帶客戶辦交稅、過戶;另一廂則忙著帶著客戶四處看房,這是昨天京城各大房產中介上演的景象。記者走訪發現,北京近郊200萬以內二手房熱賣,某中介一經紀人在大興一天成交3套房;城中心部分區域均價4.5萬的房源集中掛牌卻少有問津,市場冷熱不均。對于經紀人而言,抓住一套滿五年的家庭唯一住房就等于賺到了傭金,圈內人如今流行問一句:“是‘唯一’嗎?”
滿五年、唯一房最好賣
昨天在地鐵大興線沿線一帶,記者在幾個知名小區內頻頻能看到掛著工作牌的房產經紀人,都忙著帶一波又一波客戶敲門看房。一位20多歲的鏈家地產經紀人興奮地告訴記者:“200萬以內的房子太好賣了。基本都是當天掛出來就能出售。我周日一天就賣掉了三套200萬以內的房子,都是這一帶老小區的房子。”
已經看了三天房子的張嫻告訴記者,剛在地鐵大興線西紅門一帶看上一套165萬的小戶型,沒想到跟著經紀人進門看房還不到2分鐘,緊跟著又同時進來3波看房人,房主當即加價10萬元。“看著這架勢,我馬上拉著經紀人出來了。”張嫻無奈地說。陪同張嫻看房的經紀人也向記者證實,只要是多來一波看房人,房主就認為自己報價低了,就上調一次價格。
鏈家地產經紀人告訴記者,目前最好賣的房子是“滿五年的,家庭唯一的房子。”按照目前算法,這種房子省去了1%的個稅和5.6%的營業稅,算是購買成本最低的房子。“因此只要撈到這樣的房源,就相當于看到傭金提成了!”同時,主要負責客戶的經紀人,見到找房源的同事也習慣問一句:“是‘唯一’嗎?”
高價房仍不熱銷
幾天來,多家中介向記者爆料,受到“國五條”細則出臺的影響,門店的新增房源掛牌量激增一倍。昨天,位于廣渠路上一家“我愛我家”門店,該工作人員就指著電腦告訴記者說:“今天一天就掛出不少單價在4.5萬元/平方米的新房源,比如新景家園、幸福家園的房子。一套90平方米的兩居總價大約在460萬元吧,但目前少有問津,之前意向買房的客戶就不多。”
在該經紀人看來,目前還不是買房時機:“這一帶的房子單價高、房源充裕,我建議不要急于買這一帶的房子。房主扛一段時間賣不出去,自然會降價的。”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官方版的新政解讀還未出來,新政的執行時間也沒有確定。因此,不少人在咨詢買房時都擔心陷入“交稅時間差”的風險中。為此,鏈家地產經紀人表示,“這幾天,我們公司已經明確,如果現在成交的房子一旦出現因新政產生的增值稅費,就會視同該筆交易失效,我們也全額退還中介費,就當大家白忙乎一場。因此不會出現合同糾紛。”
■解讀
20%?也許沒那么夸張
“個稅”算法還存多種解釋
1、嚴格算法:
一套房多交14%的首付
按照中介目前最嚴格的估計,如果買一套200萬元的房子,該房原值是50萬元,差額的20%相當于30萬元,此前按照1%的個稅僅交2萬元,相當于多花了28萬元。且交稅都是要交現金,國內賣方稅費一貫轉嫁給買家的情況,最終相當于買家要多出14%的首付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