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頭尚德五年出口退稅近百億 真實性遭質疑
企業陷入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的“人品”破產,落到無人相助,甚或交相逼迫的地步。
曾經的光伏巨頭尚德電力(STP.NYSE)如今就幾乎落到了這步田地。
無錫金融業人士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透露,由于尚德董事長施正榮不愿以境內外全部個人資產做無限責任擔保,以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為首的銀團債權人很難考慮幫他“過橋”,而施正榮擺出的“金蟬脫殼”架勢,也令曾經為其積極斡旋的無錫乃至江蘇當地政府覺得他“沒有誠意”。
而隨著談判氛圍的惡化,尚德可能會面臨更嚴厲的漏稅質疑。除了媒體報道無錫市國稅局定性尚德“詐捐”漏稅556.7萬元以外,有知情人士亦向本報透露,尚德過去5年得到的近100億元出口退稅,也遭到同業質疑。
金蟬脫殼激怒地方
逾百億銀行債務“泰山將崩”,現金流幾近枯竭乃至發不出工資和年終獎,尚德之所以形式上還未破產,很大程度上是靠著包括當地政府在內的各方試圖平穩化解危機的善意。
2012年10月,在當地政府的倡議下,相關銀行向尚德發放了2億元“續命錢”。不僅如此,地方政府還召集各方磋商,試圖想出一個盡可能穩妥的方案。
“去年早些時候,無錫市政府就召集尚德的主要債權銀行協調危機解決方案。當時省里和無錫方面都明確表示先要能穩住債權,不能任其破產。當時最怕的是尚德現金流枯竭,失血過多后倒下,為防止形勢繼續惡化,江蘇省和無錫市方面懇請各家銀行想辦法,要拿出一個穩妥的讓它‘先能轉起來’的方案。當時主要還是出于維穩的考慮?!睙o錫當地的一位債權銀行風險事務負責人說。
但后續情況顯然并不如所愿,作為最大債權銀行的國開行,在與其他債權行商量后,提出了一個方案,并正式代表所有債權銀行提交給尚德方面,即如果施正榮能以境內外的全部個人資產做無限責任擔保,可以考慮繼續注資,讓企業先轉起來。無錫方面也希望借此讓尚德止血,并希望施退出在尚德的個人股份,準備讓無錫一家大型金融企業接盤。
但當時施正榮拒絕了這一提議,旋即辭去尚德電力CEO等職務。這一連串的舉動激怒了一直在積極參與斡旋、希望化解尚德危機的江蘇省和無錫市有關方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