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銀行業曝外匯操縱案 一半員工“被”放假
“今天我需要找你幫忙,我想讓定盤偏低。”這對話,出自新加坡銀行業外匯交易商。聊天記錄顯示,他們正交流彼此為當地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的報價水平,希望最終報價對自己方面的交易有利。
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LIBOR)被操控的丑聞仍未解決之際,路透社消息稱,新加坡銀行業內部檢查表明,有交易商串通,并操縱離岸外匯市場利率。
NDF主要用于實行外匯管制國家的貨幣,當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這些貨幣的現貨市場時,他們可以利用NDF對新興市場貨幣進行對沖或投機。一直以來,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亞洲NDF主要交易市場。
1月28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方面負責人告訴本報,LIBOR事件發生后,由于SIBOR(Singapore Interbank Offered Rate,新加坡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機制類似,從去年7月開始,新加坡金管局就指示當地銀行業檢討SIBOR機制,發現NDF市場可疑后,將檢討范圍增加至NDF機制。“新加坡金管局曾指示上報NDF利率的銀行檢查其業務并匯報異常行為。新加坡銀行公會利率厘定小組的成員銀行需實時匯報任何異常行為,對涉事員工施以‘適當的紀律處分’,并進行披露。”該負責人透露。
他表示,目前,上述調查仍在進行中,關于上述操縱離岸外匯市場利率事件的評論還為時過早。“我們會檢討NDF和SIBOR制定方式。”他續稱。
一半員工“被”放假或離職
據一位接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方面人士介紹,新加坡銀行公會負責NDF的匯率制定過程,與LIBOR和SIBOR制定過程類似,16家被指定銀行,每個工作日定時向新加坡銀行公會上報對印尼盧比、越南盾和馬來西亞令吉的報價。
“此后,去掉最高和最低的報價,剩余報價平均后,計算出即將到期的NDF結算價。”據他介紹,監管部門委托了湯森路透對這些匯率在數據終端上公布,并無公開資料可查詢到它們的價格,亦無公開資料可查到這些報價銀行的名單。
消息稱,目前,對印度盧比、越南盾和馬來西亞令吉提供報價的銀行分別有18家、12家和15家。
言外之意,與LIBOR操縱案件類似,一旦多家銀行串通并協商報價,則可能對以上貨幣的匯率產生影響。
路透社消息稱,在新加坡的40至50位NDF交易員中,約有一半在監管部門調查過程中開始“被放假”或“被離職”。目前,由于人手缺失,NDF交易部門運作受影響,市場交易量僅為正常交易量的一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