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數倒逼收入分配改革 灰色收入成重點
專家稱灰色收入是拉高系數的主因
歸隱江湖多年的基尼系數終于再度露面,而且一出就是十年的數據。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了近十年的基尼系數。記者發現,近十年的系數均在0.4之上,且呈先揚后抑之勢。其中,2012年是0.474,僅高于2004年的0.473,為近十年次低。
基尼系數可以用來反映收入分配的差異程度,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趨向不平等。0.4是一條“警戒線”,超過這條線則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富兩極分化較大。
“從數據行駛軌跡來看,近十年的基尼系數水平一直處于‘高位運行’階段,也就是在國際警戒線之上,系數偏高,則預示著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程度比較嚴重。”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時發布這個數據,客觀上對后期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臺起到了鋪墊作用。
而實際上,民間的基尼系數更高。一位接受記者采訪專家認為,中國收入差距問題已經相當嚴峻,而官方此時公布數據,或會倒逼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盡快出臺。
官民兩份數據
2000年,國家統計局曾公布中國基尼系數為0.412。之后的十年間,再未見官方數據發布,僅在國家統計局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中,曾有過“2010年基尼系數略高于2000年的0.412”這一模糊表述。
對此,國家統計局給出的解釋是:由于缺乏城鄉統一的住戶調查制度,所以一直無法提供全國統一的基尼系數,從去年12月份開始,實現了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根據新的統一標準,國家統計局對歷史數據進行了整理、計算,得出過去近十年全國基尼系數。
在這十多年里,官方雖未統計基尼系數,民間卻相繼出現了多個版本,且各說各話,其中以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基尼系數最為關注,同時被業內人士認為相對接近實際水平。
2012年12月9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系數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兩個數據差距那么大,主要是看計算參照的基礎數據。簡單來講,基礎數據大都拿10%的最高收入和10%最低收入的人群進行對比。但是,最高數據很難取得,因為隱性收入難以計算。”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去年,西南財經大學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一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資產最多的10%家庭占全部家庭總資產的比例高達84.6%,收入最高的10%家庭儲蓄占當年總儲蓄的74.9%。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