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規劃有望兩會后公布 民用市場搶跑
民用市場悄然“搶跑”
繼去年12月工信部高層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后,記者昨日從科技部有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3D打印相關戰略規劃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兩會后公布。
隨著2012年美股上市公司Stratasys股價翻番、3D Systems一度暴漲近3倍,3D打印作為一個新的產業開始正式被各方重視。美國還把3D打印賦予制造業復興的重任。
在我國,隨著3D打印技術在桌面級機器領域的逐漸成熟和應用,2013年民用市場有望迅速崛起。有關專家預計,隨著社會關注和投入程度的提高而加速發展,整個產業將迎來量的飛躍,并首先帶動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2013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將于今年5月在中國舉行。
政策扶持催化產業發展
去年12月,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公開場合表示,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并制定路線圖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并加大財稅政策引導力度。
3D打印,又稱為增量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就是通過打印機打出而非加工出各類日常與工業產品。
科技部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三維數字化技術認證培訓管理辦公室主任魯君尚告訴記者,實際上3D打印技術發展已經有超過20年了,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國內與國際幾乎同時起步。2012年,這項技術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更多是源于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一篇文章,其將3D打印技術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大標志之一。
據介紹,在國內,相關技術是在863專項等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如今,3D打印從戰略性技術變為產業其中也少不了政策扶持。
據透露,不少業內人士在有關部門之間大力呼吁重視3D打印相關技術,而該產業的發展也曾得到國家高層的批示。
記者了解到,如今3D打印主要應用于兩大領域,一是工程類制造,二是民用發展。在工程類制造方面,一方面是應用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的重要零部件生產,這些部件生產要求高,傳統工藝往往無法達到或者成本過高。另一方面是用于工程制造的小批量或者單件產品生產,相對于批量生產擁有巨大的成本優勢,材質以金屬為主。
近年來,3D打印技術持續發展,而且成本大幅降低,已有走出小眾空間向主流市場擴散的勢頭。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打印出的成品將占產品生產總量的50%。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已經先行發力。據悉,我國首個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武漢東湖高新區,目前武漢市發改委等部門針對3D打印產業,正在摸底調查,擬著手編制規劃并予以扶持培育。東莞則將3D打印寫入了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民用市場迅速崛起
2012年后,隨著3D打印為社會所廣泛關注,民用市場迅速崛起,3D打印開始應用于做模型、禮品、紀念品甚至工藝品的制作,而且隨著社會關注和投入程度的提高而加速發展,市場開始有量的飛躍。
魯君尚指出,“民用領域今年有很大的發展,雖然核心技術沒有大的根本性突破,但因為可以用更普通的樹脂、石膏等材料進行打印,應用量上升,所以成本大幅降了下來?!?/font>
杭州的有關3D打印公司Magicfirm,把自己生產的設備搬上了淘寶網。
記者在淘寶上發現,該公司最新潮的3D打印機產品,價格在3000-10000元不等,其中一臺售價不到6000元的MBot Cube 雙頭個人3D打印機近一個月的銷售量達到15臺。記者了解到, Magicfirm公司成立于2009年,其基于開源3D打印機研發制造出MBot個人3D打印機系列,正是瞄準批量生產的經濟型家用打印機市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