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信貸開年未現井噴 曝三類貸款被禁
元旦假期過后,銀行業迎來了年初集中放貸的高潮。但《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調查發現,外資行并沒有早放貸早受益的說法,目前也未出現信貸井噴的現象。
在中國央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基調下,2013年信貸政策將延續2012年“穩中求進”的思路。目前,在華外資行所占市場份額雖不到2%,但在2012年完成增資和存貸比達標的基礎上,外資行似乎也面臨新一輪的擴張機會。
某外資行負責人表示,結合新的宏觀形勢,外資行2013年新增禁止介入的行業,包括鋼貿、有色金屬和大宗商品批發類貸款。不過,記者沒有查找到相關文件。
外資行停放鋼貿貸款
一位中資行分行負責人表示,中資行一年中四個季度放貸節奏通常是3∶3∶2∶2,而每個月上中下旬的分配節奏則是4∶3∶3。當前是新一年的開端,正是集中放貸的高潮。
對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的一位外資行信貸審查員表示,外資行沒有 “早放貸早受益”的說法,不過業務員放貸也有指標,每逢月末季末會因為考核壓力沖量,月底會有很多貸款申請遞交上來,但審核部門不會配合業務員的需要集中發放貸款。
上述外資行信貸審查員表示,相比中資行較為看重規模,外資行更看重貸款的質量和利潤,不打擦邊球,也不涉足政策模糊地帶。對于中資行非常看重的地方融資平臺、城投公司,外資行則視之為高危地帶,根本不去碰。
一位外資行總行合規部門負責人表示,外資行信貸投向的發展趨勢是適合國家產業發展的新興行業,淡出傳統行業。且規定禁止涉足奢侈品行業、博彩業、旅館等行業,2013年新增了鋼貿、有色金屬和大宗商品批發類貸款。
和中資行有所不同的是,外資行信貸審查先看企業運行情況,其次是現金流、盈利性、行業前景,最后才是財務狀況。此外,是否環保、是否合法合規也被列入考察因素,如果有資源浪費等問題,貸款都將被否決。
上述人士還表示,外資行主要服務于外資跨國公司在國內的融資需求,議價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經營貸也是強項,該業務歸入個人銀行條線,是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對私方面則側重消費貸款。
普華永道此前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當前經濟形勢不明朗,一些在零售領域規模較大的受訪銀行仍然樂觀地認為消費銀行業務領域將逐漸成熟,對個人貸款、住房抵押貸款和投資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