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資金來源透支 二線城市地產開發過剩
“城鎮化應該破除兩種誤區:一是認為要有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一模式;二是只要地不要人。”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破除前一種誤區需要各地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區位特征因地制宜來制定自身的城鎮化規劃,破除后一種誤區則需要進行拖延已久的戶籍制度改革。
一位接近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城鎮化工作會議開之前,需要先給高層制定一個總體規劃,目前這一規劃正在由相關“智囊機構”制定之中,可能會在今年3月份提交會議討論。
已有“透支”
10年拉動40萬億元的投資!
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如同給經濟注入了強心針,各地紛紛推出自己的城鎮化戰略。
陜南地區在2011年到2021年間,將要移民240萬人,將移民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其中主攻城鎮化這塊,因此現在省里下達的任務將移民的集中安置比率提高了。
安康市移民城鎮化是西部地區推進城鎮化的一個縮影,而江蘇、浙江等地提出村鎮改市,下放權力等做法,則是另一種城鎮化的嘗試。
然而,與城鎮化密切相關的是房地產,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房地產是套現農地轉建設用地資金,以及為城鎮化提供資金的主要途徑,而目前很多二線城市房地產開發已呈現過剩勢頭,如何推進城鎮化?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各級政府推行新型城鎮化的時候,必須考慮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格局,如鄂爾多斯、海南、貴州等地已經出現過剩勢頭,在推行城鎮化的時候,就要慎重。
據克爾瑞信息集團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房地產風險榜單前50名中,四線城市數量多達41個,占比80%,排名第一的是酒泉,第二為呼倫貝爾,而備受關注的資源性城市鄂爾多斯排名第六。
陳國強認為,綜合來看,一線城市周邊的郊縣等三線城市,如北京周邊之固安;三線城市,如石家莊、昆明等吸納外來人口潛力大的城市。
知名房地產公司恒大去年開發的218個項目當中,絕大多數位于三線城市。
戶籍和土地制度改革是關鍵
僅靠傳統的賣地套現的方式搞城鎮化,顯然不能支撐未來10年投資40萬億的期望。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全國人大農委委員張曉山稱,城鎮化將村民變成市民,從理論上是可以擴大國內需求的,但前提是國家首先需要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舍得花血本,而且要為進城農民轉化為市民身份提供社保等投入。
在李國祥看來,城鎮化的核心是要戶籍制度改革問題;現在的城鎮不能以戶口為限,城鎮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實現全面覆蓋,不要再以戶籍作為借口來阻礙城鎮政府發揮其服務能力和水平。
說到底,是政府愿不愿意花錢的問題,因為一個村民要進城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意味著城市的公共服務體系要擴展,福利覆蓋范圍要變大,而這需要政府的大筆投入。
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來說,中國的城鎮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公布的中國城市化率51%的數字中超過10%是半拉子的城市化。
在解決農村人口市民化問題上,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一大問題。
目前,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正在制定中,但這個條例的出臺前提是先要對上位法《土地管理法》進行修改,這已經被提上日程。
張曉山表示,全國人大已經開會討論過《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問題,基本意見是提高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但“這不是根本性的治本之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