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改革提速 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或擴圍
在201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高城鎮化質量”首次作為重要政策方向被明確提出,這標志著在我國人口紅利即將到達“拐點”之時,城鎮化將成為經濟新增長點,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
在新型城鎮化即將起航之時,無論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還是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加速產業優化、產業轉型升級,都離不開宏觀政策層面的全力保駕護航。比如,土地制度改革將作為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進一步提速,在審議中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將開啟征地制度改革,為下一步推進城鎮化進程掃清法律障礙;而《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將為號稱能拉動40萬億元投資的城鎮化發展提供一個全面的綱領性文件。對此,《每日經濟新聞》擬通過對中央政策及未來配套的措施進行梳理,試圖為將來的城鎮化發展描繪出一個初步的路線圖,并探尋如何成功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這把神秘鑰匙。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日益顯現出緊迫性。在這一改革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去年年底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中提及的“5年內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
“5年的時間有些緊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厘清。”昨日(1月6日),一名不久前曾參與新型城鎮化農村經濟情況調研的專家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近期也在密集展開,涉及的問題主要包括登記資金、配套政策的跟進等。
50個縣市已展開試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農業部獲悉,未來將擴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范圍,爭取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準入制度。加大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
上述專家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50個縣(市、區)展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的登記工作。根據調研發現,要在5年的時間內完成這項工作,時間比較緊張。在新型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土地制度改革將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這名專家表示,未來的擴圍工作重點將放在如何根據地形地貌選擇適宜的測繪方法、有效降低登記成本等技術性問題;如何科學把握政策界限,妥善解決試點可能遇到的各類糾紛問題,以及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上。
至于改革的進程,未來兩年首先是加速擴大試點,在擴大的同時繼續調研、記錄、分析試點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然后根據平原與山地、南方與北方等地域差異及經濟發展狀況差異等諸多因素,進一步完善制定詳細的試點方案,并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而隨時調整。
他指出,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是,在登記過程中土地測量面積和合同簽訂面積不太一致,未來兩年提速擴圍時,將會在測查手段上多加改善,并在政策性的指導意見中加以體現,盡快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土地登記技術規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