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建言以社保分配改革等入手縮小收入差距
15個城市4個重點行業人力資源指數顯示:2012年前9月,總聘用量同比增長超過5%,部分一線職工收入增長15%;學者建議從稅收、社保政策和收入分配改革等多方面入手,縮小收入差距。
日前,新華經參仕邦人力資源指數研究院發布了第六期新華經參仕邦人力資源指數報告 (下稱“報告”)。通過對我國15個城市的4個重點行業的勞動力供求、工資等情況調查,顯示出2012年前9月,我國部門一線勞動者的聘用量和實際勞動報酬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
聘用量漲落互現
報告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總聘用量同比增長超過5%,并且在2—3月、6—7月分別出現環比增長。從地區看,北京、長沙、昆明、沈陽、天津等5個城市表現搶眼,個別城市的總聘用量擴大了四成。
報告負責人、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聘用量增幅下降的現象與整體宏觀經濟穩中有降的態勢一致,雖然經濟增速回落是國家的主動調整,但對企業的投資和勞動需求仍有一定抑制作用。
聘用量增長率的變動既是相關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結構調整和行業用工需求的反映,也能體現勞動力供給的總量和結構性變化。而不同地區的聘用數據則較好地反映出當地經濟特別是工業領域的形勢。
蘇海南認為,珠三角地區城市經濟增速下滑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引起聘用量的變化,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增速放緩拖累了聘用量的增長。其他多數城市的經濟平穩運行支持了對勞動力的需求。
此外,行業間差距也十分明顯,物流業井噴仍在繼續,交通運輸及倉儲物流和郵政業的總聘用量連續9個月出現增長,增幅在4個行業中最高。而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萎縮明顯,后者降幅高達20%以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