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轉板”效應初現 IPO分流仍待部委協作
2012年的IPO堰塞湖讓不少擬上市公司彷徨,2013年,“堰塞湖”將如何疏通?其中一個答案是香港市場。
A股IPO通道嚴重堵塞下,800排隊企業進退維谷的現狀已迫使監管層加快研究泄洪方案。伴隨證監會廢除原境外上市適用的“456”條文中的相關嚴格財務指標,降低內地企業海外上市門檻,以分流IPO排隊大軍的泄洪思路正逐漸清晰。
但在中國企業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劉紀鵬(微博)看來,放低H股上市門檻只是泄洪IPO堰塞湖的其中一步,“不僅要放低門檻,H股全流通的問題也需要解決,中小企業大股東普遍對股權套現有需求,而港股現行法律則極大降低民企赴港融資熱情。”
事實上,在開閘港股分流IPO的思路下,H股全流通已經被提上監管層下一步的改革日程。在不久前寧波會議上,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就明確提出將針對H股的上市公司管理辦法進行進一步改革,其中困擾在港上市的內地公司的難題——H股全流通也有望破題。
此外根據消息人士透露,證監會擬將小紅籌公司境外上市納入監管視野,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和規則,使其能夠遵守境內的法律法規。而目前境外上市的小紅籌公司均采用設立離岸公司再赴境外上市的方式,在境外上市時未經中國監管機構核準。
“海外上市的兩個通道H股直接上市、紅籌股間接上市,前者已有望率先得以疏通,建議商務部、證監會等幾大部委聯手修改限制紅籌上市的10號文,使兩道大門徹底打開。”劉紀鵬對記者表示。
對此,記者分別致電商務部、國資委、外管局、工商總局、國稅總局10號文中涉及部委的有關部門,但均未得到是否發起修改紅籌上市相關法規條文的明確回應。
H股“轉板效應”乍現
“最近確實來找我們咨詢港股上市問題的客戶比較多,其中很多是尚在A股IPO排隊的擬上市企業。”從事海外上市法律服務的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若劍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記者還從投行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已有成功A股IPO過會的企業也在考慮轉投港股上市,“現在內地上市不確定太大了,即使后續拿到批文,最終什么時候能發,發行時的二級市場情況好不好都不好說,相比之下,至少轉投港股不用排隊等待。”
“這種情況應該比較少,我們內部研究過,轉板基本不可能發生在過了會的80來家公司里頭,預披露5-6個月這批企業可能會最多。”一位上市中介人士給記者分析,“按照港股上市1年周期籌備聆訊,即使今年12月啟動轉板,最快也要明年此時去港交所喝香檳啊,一年等待期,A股也應該能發了。”
“可以想象現在去咨詢轉投H股的排隊企業肯定比較多,畢竟在A股排隊等了這么久遲遲未有進展,企業家心里都很焦慮,但估計
他們最想咨詢的還是轉板時間跨度,相較前期已經付出相應上市成本,后續轉板動作無疑將非常謹慎。”
一位北京地區投行資深保薦人士告訴記者,盡管自己手下還沒有這樣的例子,但現在政策導向改變了,一定會有一些企業分流到H股去上市,“不僅僅是排隊的企業,很多之前想上市,但顧忌A股市場堵塞的企業近期可能就會考慮走H股。”該保薦人士指出。
事實上,H股轉板預期也給裁員嚴重的香港券商投行帶來希望。
“在國際金融機構大裁員的背景下,轉板公司的保薦業務對香港大中小各個投行都會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大的方向有了,具體看投行們能不能馬上開展這些業務。”從事國際資本并購的新亞投資中國區首席代表沈萌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