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前員工私售理財產品 浙江村民損失400萬投資
繼華夏銀行員工涉嫌違規代售理財產品遭曝光后,更多的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不規范問題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獲悉,中國工商銀行浙江金華商城支行(以下簡稱工行金華商城支行)也涉入一起“理財產品”糾紛案:金華市三江街道三路口村10多位村民1200萬元的拆遷征地補償款,用來購買工行“理財產品”,不料資金遭易手和凍結,轉入工行前客戶經理控制范圍,至今仍有4個村民的400萬元款項未追回。
金華市武義縣公安局 (以下簡稱武義公安局)分管經偵的有關負責人透露,涉案的工行前工作人員鈕華已于今年9月被捕,目前警方已將此案與鈕華涉入的另一起合同詐騙案并案偵查,將全力追回受害人的合法財產。
工行金華商城支行則向記者回應稱,銀行從未發售過涉案的“理財產品”,一切都是前工作人員背著工行私自進行的。
村民:1200萬“理財”只剩800萬
因為輕信銀行客戶經理的說法,購買了所謂工行“理財產品”,金華市三江街道三路口村的10多位村民共計1200萬元的拆遷征地補償款遭易手和凍結,至今仍有4個村民的400萬元款項尚未追回。
村民代表李遠(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1年8月1日,經工行金華商城支行客戶經理鈕華推薦,他們幾位村民購買了工行的“理財產品”。
2012年7月29日,村民們購買的這800萬元理財產品到期,年化收益率為10%。工行金華商城支行有關負責人建議他們將到期資金再續買一年。
“考慮到工行是國有大行,又經正規的銀行工作人員推薦,(我們)就在原先800萬元的基礎上,又追加了400萬元閑置資金,一并用于購買理財產品。來推銷的業務經理叫鈕華,是工行金華商城支行工作人員。”一村民回憶說。
該村民稱,鈕華當時推薦給他們的兩款“理財產品”,涉及金額分別是500萬元和600萬元。鈕華另向其中一位村民李強(微博)(化名)私下借了100萬元,承諾會于今年8月1日將共計1200萬元一起做進“理財產品”。
8月1日,按照先前約定,三路口村的10多位村民和工行金華商城支行簽訂了為期一年的“理財產品”購買協議,共計1100萬元,2013年7月29日到期。上述另外100萬元,鈕華并未按約定做進“理財產品”,資金去向至今不明。
沒想到,協議簽訂10天后的8月10日,上述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的1100萬元中,有800萬元意外被打回到了村民們的賬戶里。8月13日,這80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被凍結。8月14日,發現問題的村民們趕緊向工行詢問原由,被告知鈕華已被武義公安局刑事拘留,另外300萬元到了鈕華的私人賬戶。
村民們感到事情不妙,要求工行方面趕緊歸還本金,未果。事后他們才知道,鈕華在與他們簽訂“理財產品”購買協議幾天后,就已離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