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四大行新增貸款1680億 料全年信貸規模8萬億
12月5日,來自國有大行的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30日,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全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1680億,大幅低于10月份2200億元的水準。四大行相對謹慎的信貸投放,也加劇了市場對商業銀行年末信貸投放節奏放緩的疑慮。
此前,2010和2011年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均出現過年末沖刺的現象。若按照四大行新增貸款占比35%-40%的一般水平估算,11月金融機構全部新增貸款在4200億-4800億之間,而此前市場普遍預期在5000億元左右。
“這意味著2012年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將在8萬億左右。”某國有大行公司銀行部負責人分析說,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的諸多調控指標中,信貸規模在8萬億-8.5萬億上下,而今年前10個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已高達7.2萬億。
2013年中國宏觀調控將會實施怎樣的政策組合,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給出答案。
12月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明年的宏觀調控做了初步定調,“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加強政策協調配合。”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宏觀政策方面,既然強調穩定性和連續性,很可能意味著2013年會繼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社會融資規模仍在萬億之上
“我們的額度已經差不多用完了。”5日,某大型銀行吉林分行人士告訴記者,時至年底,信貸額度逼近上限,使得商業銀行投放結構呈現與前半年截然相反的態勢。
2012年上半年,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下,信貸需求連續多月不振,銀行不得不反復祭出一到月底就票據沖刺占額度的做法,進入四季度后,票據占新增貸款的占比迅速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
11月四大行接近1700億元的新增貸款,觀其信貸結構,票據貼現余額持續下降,一般性貸款占比超過100%,貼現負增長。不過,結構改善仍然甚微,對公貸款增長依舊緩慢,而1700億元投放主要得益于房地產市場成交火爆所帶來的個人貸款提速。
信貸投放謹慎也與商業銀行風險偏好提高有關系。進入2012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呈現加速擴散的趨勢,行業分布上,也從船舶、光伏、鋼鐵等困難行業向其他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交通、倉儲和郵政業等多個行業擴散。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告訴記者,“部分地區鋼貿行業不良和關注類貸款的比重超過10%。商業銀行對已經暴露不良的產業貸款進行了壓縮。”
就連國開行這樣的政策性銀行,信貸投放節奏也有所放緩。11月,國開行新增貸款不足200億元,低于前幾月的平均水平。
不過,隨著存款逐步回流,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有所減緩。
受3季末沖規模影響,10月份四大行存款大幅下降1.26萬億。而截至11月末,四大行新增各項存款(包括同業存款)1600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