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興安疑以光伏之名圈地 雇人領月薪表演上班
“打造太陽能光伏之都!”無論走高速從湖南進入廣西興安縣,還是從桂林市進入興安縣,撲面而來的是公路兩旁矗立著的幾塊內容相似的巨大廣告牌,非常顯眼。讓人感覺立即就能進入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工業城市。
四五年前,興安的光伏產業還是一片空白,沒有一家光伏企業。近年來,興安縣把強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對外宣傳號稱太陽能光伏之都,要打造千億元產業園,得到了廣西主要領導表揚,夸贊興安縣“‘無中生有’搞起了光伏產業城”。
當前,在全世界太陽能光伏產能嚴重過剩的窘境下,該縣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果真能逆流脫穎而出?
領導來了工人演戲
近兩年,《中國企業報》記者陸續接到讀者報料,稱興安縣太陽能光伏產業園里的所有公司停產日子多,生產日子少,有的公司工資拖欠兩個多月都沒有發,每逢有領導來視察時,附近農村的臨時工就會被叫到廠里穿上統一工作服,“很正規的裝模作樣的在那里生產,經常裝我們都裝得很像了。”領導一走,工人們馬上一哄而散。因為光伏產業園中有一種產品叫“硅片”,工人們戲稱,這是騙子做片子。
目前,興安縣還在以建設光伏產業園的名義大量征地,被當地一些群眾質疑,發展光伏產業是借口,其真實目的是搞“圈地運動”。
記者試圖揭開興安光伏產業的神秘面紗,歷經數月多次深入該縣調查采訪。
興安縣太陽能光伏產業園最大的光伏企業原名尚科光伏公司,現改名為興安縣吉陽光伏公司。6月22日上午,記者說要幫親戚找工作,問門衛是否招工?門衛介紹,現在公司訂單少,開機生產的時間也不多,原來的1000多工人已經裁減了一半,“還招什么工哦。”
該公司一名女工向記者透露,她和工友們的工資已被拖欠了兩個多月。今年開始,她們都是每上5天班就休息9天,放假時間差不多是上班時間的兩倍,每月工資才1000元左右,好在他們大多數都是附近的村民,廠里沒事做時就在家干農活或者做小生意,“不然哪里夠吃,家里有老有小的。”
有一次,記者在吉陽光伏公司附近的鐵路橋村,問幾位休假在家的員工,前不久曾有興安縣組織的參觀團,到吉陽光伏公司生產車間參觀學習,看到站滿了工人,都穿著白大衣,生產場面熱火朝天的,怎么與你們說的情況落差那么大?女工們幾乎異口同聲一臉不屑地叫道:“哇哈哈,你們記者也那么土啊,這是騙子做片子知道不?”究其原因,他們介紹說,許多工人都是附近村的,每當有領導來參觀,公司就發通知,叫大家都去“上班”。“上班”時,看到公司上層領著一幫領導進來車間參觀,公司領導講得天花亂墜,工人們聽了暗地里都偷笑。等領導參觀完后,她們也就停止生產散開了,“不久就回到家,該帶崽的繼續帶崽,該放牛的還是去放牛。”有一次又“演戲”時,正好,工友們都是在拿著太陽能光伏硅片裝模作樣,一位平常很調皮很“有才”的青年男工偷偷地小聲說:“他們是騙子做片子,我們也是騙子”。
6月25日,在該縣桂林尚鼎新能源有限公司附近,村民康某介紹,他在桂林尚鼎新能源有限公司上班,公司一年開工生產不到4個月。不開工時,每個工人每月領690元的工資,領了那690元,要保證有領導來參觀時隨時叫隨時回廠。“被公司叫回去裝樣子給參觀團看,我有3次經歷。”
同樣,該縣桂林凱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附近村民李某介紹,該公司去年年底建成后,只開工生產了10多天,也沒見什么貨物進出。該公司門衛介紹,公司的產品絕大部分靠出口,由于受美國雙反調查影響,公司訂單少了很多,只好停產。目前公司只有20名工人,老板也去國外跑市場去了。原本以為是新興朝陽產業,沒想到夕陽已西下,快面臨倒閉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