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國儲密集啟動 大豆玉米收儲價格提高
本月以來,國家收儲密集啟動。
昨日(11月21日),國家糧食局網站信息顯示,糧食局已下發通知,部署2012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和大豆收購工作,對大豆、玉米的收購價格均較上年有所提升。
在上周,國儲局通過競價采購方式,收儲鋁和鋅各10萬噸。從棉花、大豆等農產品,到金屬類的鋁、鋅,再到上周開始的橡膠收儲,國內掀起一股“收儲潮”。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國家收儲均大大多于往年,尤其是農產品的收儲價格較往年均有大幅增長。
有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策介入往往會造成一段時間市場價格波動,無論是金屬類的收儲還是農產品收儲,只要是政策性行為都會有利多影響。
農產品收儲保護農民
國家糧食局網站信息顯示,此次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的掛牌收購價為2.3元/斤,合4600元/噸,較上年收儲價提高了約15%;玉米收儲價為1.05~1.07元/斤,合2100元~2140元/噸,較上年收儲價提高7%。有分析指出,根據收儲價格,國內大豆每畝將增收80元~100元。
國家層面的收儲舉措,一方面可以保護豆農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穩定大豆種植面積。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若收儲政策不實施,油脂廠的大豆掛牌收購價就會追隨或參照進口大豆國內港口分銷價。目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是4360元/噸,油脂廠的收購價格會比當前下調至少0.1元/斤。受到收儲政策影響,黑龍江大豆價格提振作用明顯,目前產區新豆收購價多集中在2.25元/斤,油脂廠掛牌的收購價格穩定,沒有出現大幅度下跌。
近幾年由于東北大豆種植面積銳減,國內大豆對外依存度大幅上升,使得下游油脂產業面臨較大的成本風險。王小語說:“收儲政策是尋求自主定價權的有效措施,不僅起到了保護豆農利益的作用,也抵御了國際市場價格對整體產業的沖擊,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金屬收儲提價緩庫存
金石期貨分析師高艷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農產品的收儲主要是從降低對國外進口依存度、保護農民積極性方面考量,這幾年都是如此,政策具有持續性,“而今年國家開始收儲鋁鋅等金屬,則主要是考慮企業的庫存生產和國內經濟氛圍”。
上周國儲局開始對鋁和鋅進行了收儲,其中,鋁成交10萬噸,收儲價格為15737元~15757元/噸;鋅成交10萬噸,收儲價格為15990元~16000元/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