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回應貨幣超調質疑:調控不可能百利無一害
稱任何一種調控都不可能有百利而無一害,
要考慮可操作性
周小川總結的新世紀以來中國貨幣政策的10個特點
中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還是普遍存在“過熱沖動”,需要始終強調防范通脹。
中國貨幣政策采取多目標制:第一保持低通貨膨脹,第二推動經濟合理增長,第三保持較為充分的就業,第四維護國際收支平衡。
高度重視金融機構的健康化,強調在線恢復和緊急救助。之所以“在線恢復”,因為“中國這么大經濟,金融服務又不足,你讓他停下來,經濟發展會受影響,既要帶病干活,同時一邊干活還要自己修理”。
貨幣政策的手段上,從有計劃經濟色彩的手段逐步轉向更加市場化的手段。
適應亞洲金融危機后的變化,準確把握匯率改革進程。
中國階段性的國際收支雙順差,兩個順差并行時間比較長,貨幣供應量明顯加大。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有效運行首先一個基點就是做好這個流動性對沖。
率先啟動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豐富了貨幣政策的工具箱。中國貨幣政策運用,包括多種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工具、存款準備金率、對資本的要求、對監管的要求、杠桿率、流動性覆蓋率等很多工具。
配合金融改革進程來把握利率市場化和利差形成。
應對本輪國際金融危機,貨幣政策快速反應、力度充分、適時退出。
不斷測算產出缺口、潛在增長能力和供求結構匹配性,再根據情況的變量一起來更好地指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未進入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名單的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近3天連續兩次對國內貨幣政策思路作出詳細闡釋。
11月17日,周小川在2012財新峰會上總結了新世紀以來貨幣政策的10個特點,稱“總體來講中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還是普遍存在‘過熱沖動’,需要始終強調防范通脹”。他同時稱,金融宏觀調控要有大的思路,要前瞻性謀劃和設計調控的策略和方法,把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