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楊麗萍上演資本大戲:你必須吃飽才能跳
她能在資本的舞臺上完美謝幕嗎?歡迎參與投票
作為一名懷揣藝術夢想的舞者,楊麗萍正在實現從舞蹈演員到民營文化企業家的轉變,她用商業的力量延續著舞蹈的生命。
就在很多人質疑已過天命之年的楊麗萍還能夠舞多久的時候,她主動離開了這個舞臺。
10月24日晚,國家大劇院座無虛席,舞劇《孔雀》作為舞蹈家楊麗萍的收官之作在北京首次公演。
這部匯集了她畢生光亮年華的舞臺劇,將成為楊麗萍40年舞蹈生涯的句號,在完成全國巡演后,她將退出舞臺。
“你瞧,觀眾都在挽留你,為什么一定要離開呢?”
“有很多地方可以跳舞,鎂光燈下這個舞臺空間太小,我準備放棄。”楊麗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同一天,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宣布(下稱“深創投”)向云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楊麗萍文化傳播公司”)投資3000萬元,楊麗萍的“第二舞臺”浮出水面。深創投作為楊麗萍文化傳播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成為了楊麗萍的新舞伴。
這只曾在舞臺上光芒萬丈的孔雀,如何成為市場大潮中披荊斬棘的首領,“女神”楊麗萍的新角色讓人充滿期待。
“想跳孔雀舞,先要買下孔雀服”
楊麗萍的藝術與商業相結合,從2000年,她離開中央民族歌舞團后就已經開始了。沒有了國家津貼,她必須自己養活自己。
2002年,楊麗萍開始創作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投資方原本想要一臺取悅游客的晚會,而楊麗萍卻從田間地頭招來一批農民上臺表演,自感看不到利潤的投資方突然臨時撤資。
楊麗萍并未因為投資人的離開而放棄,她帶著親自挑選的演員,一直堅持編排了兩年。那兩年,大概是楊麗萍一生中最艱苦的日子,她拿出自己的積蓄,賣掉了大理房子,甚至要依靠接拍廣告和各處走穴才能湊夠全團的經費。
“那時候拿起孔雀裙就出門,上午飛去晚上飛回,10萬塊到手,就能解決當時全團兩個多月的伙食費。”
此番坎坷,讓楊麗萍清楚了一個游戲規則,“比如跳舞,你必須吃飽了才能跳。”楊麗萍說。
守得云開見月明,2003年8月,《云南映象》在昆明會堂首次公演,此后,歷經困難的《云南映象》全國各大城市及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巡演;作為昆明會堂每晚的固定演出節目,《云南映象》自公演至今的9年來始終保持著超高的上座率。
在不斷的磕碰之中,楊麗萍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屬于她的商業模式:讓每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商業化運作,并實行駐場演出和巡演“兩條腿走路”。《云南映象》商演一年后成立了云南映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楊麗萍任董事長。經過一系列資產重組,公司改名為楊麗萍文化傳播公司。在公司運作之初,楊麗萍并沒有太多經濟頭腦。“《云南映象》的燈光和音響一直是租的,幾年演下來,光租金就付了一兩千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