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公司報告稱房地產行業成為信貸風險第一源頭
[導讀]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7%,與年初基本持平,但高于二季度末。
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銀行業不良資產余額和比率“爬坡”、部分行業信用風險上升,以及區域性金融風險積聚,都可能成為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新的業務機會。
10月31日晚,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東方公司)對外發布《2012: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這是東方公司連續第五年針對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變化趨勢推出的研究報告,幾乎填補了業內空白。
《報告》對不良資產市場的總體判斷是,2012年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規模將同比增長10%以內;不良貸款率將達到1%-2%,主要來自房地產企業。
由于資產公司收購銀行不良貸款天然具有壟斷性的政策優勢,上述預測將使四家資產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規模小幅增加。此外,不良資產價格整體將小幅下跌;不良資產市場的預期收益率將小幅下跌;不良資產二級市場投資機會將小幅增加。《報告》涉及的調查問卷面向商業銀行、投資者、資產公司和中介機構四類受訪者。
不良資產處置規模將小幅增加
2003-2011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總體呈現“雙降”趨勢,特別是由于國有銀行的三次大規模不良貸款剝離,2004年6月、2005年6月和2008年12月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明顯下降,2011年三季度末,不良率降到0.90%的歷史最低點。
不過這種情形在2011年四季度開始回轉,今年以來,與經濟環境高度相關的銀行業資產質量進一步下行,令市場側目。
主要表現在不良率環比上升大范圍出現:目前16家上市銀行三季度報已出完,其中光大、北京、浦發、平安、寧波、南京、交行、興業、民生、招商十家銀行三季度不良貸款率環比上升,而二季度不良貸款率環比上升的銀行為七家。
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7%,與年初基本持平,但高于二季度末0.9%的水平。
另外,絕大多數上市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大幅攀升,未來有發生惡化而向下遷徙至不良貸款的風險。
《報告》指出,進入2012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逐步到期,限購令和緊縮政策下房地產行業資金鏈緊張,經濟結構調整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關停并轉,這都會使銀行資產質量惡化。
“鑒于下半年穩增長政策持續出臺、信貸環境持續改善,2012年不良貸款風險不會集中爆發”,銀行新增不良貸款規模將同比增長10%以內,不良率將達到1%-2%。
而由于地方融資平臺部分貸款有條件展期,短期內不良貸款不會大幅飆升,因此預計推出的不良貸款只是小幅增加。
《報告》指,商業銀行向市場推出資產包的機會將增多,但預期價格會略微降低,其中農商行推出的可能性較大。向市場推出資產包的本金規模多數在10億元以下和10-50億元之間,其中五大國有銀行更傾向于推出10-50億元資產包,資產類別以損失類、可疑類為主。
在不良資產處置上,多數商業銀行受訪者認為,2012年,銀行在出售不良貸款時依然首選資產公司,即使商業銀行自行處置不良貸款,也會主要依靠資產公司,其動機主要是為了加快回收現金或降低不良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