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曝6000萬匯票案 涉及鋼鐵貿易企業
在房地產調控加碼的背景下,鋼鐵行業步入嚴冬,中小型鋼貿商倒閉、老板“跑路”事件時有發生,部分銀行的信貸資金也因此被套。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爆料,又一家鋼貿企業——上海寶立實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上海寶立)實際控制人蔡芝法已多日聯系不上,并導致9月底杭州銀行上海分行被迫為該公司簽發的近6000萬元匯票到期無法兌付。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今年,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對上海寶立的授信申請,先后進行了兩次審查。2月份的第一次否決了,到了3月份,另一名信貸審查員進行的第二次審查卻通過了。目前的進展是,銀行方面不得不為這筆到期卻無法兌付的近6000萬元匯票進行墊款,曝露出杭州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的漏洞。記者聯系杭州銀行總行相關人士,對方表示總行正調查此事。
另一個被牽涉進來的企業,是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海安悅汽車物資有限公司 (原上海汽車工業物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悅物資)。該公司多次為上海寶立的銀行融資提供或有擔保。這兩企業之間,究竟隱藏著什么“親密關系”呢?
有關此事的最新進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持續關注。
授信蹊蹺過關
今年初,上海寶立又向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申請授信1億元,用于支付安悅物資的鋼材、PTA等化工用品的采購費用。
記者看到的落款日期為2月8日的第一次授信審查意見書顯示,信貸審查員否決了上述申請,理由是“無法對企業貿易額真實性進行審核”,“企業不存在資金缺口,且已明顯過度融資”,“蔡芝法2006年至2007年間曾因涉賭問題被興業銀行發現,該行對該客戶果斷選擇了信貸退出措施”,另外,“申請人貸款卡顯示企業曾有銷售劣質鋼材被工商處罰、銀票墊款等不良記錄”。基于這些問題,最后的審查結論是,“對此客戶不應繼續介入,建議退出”。
第一次受挫后,上海寶立并未停步,而是再次提出申請。同時,據一位杭州銀行信貸審查員透露,3月中下旬,另一位信貸審查員接手了此案。
記者看到的第二份審查資料顯示,盡管“其法人代表也曾有涉賭被他行發現而信貸退出的情況”,但“審查認為對此客戶介入應當謹慎、適度”,即可以授信。
不過,第二次審查的結果是,授信額度由1億元降至6000萬元,期限1年,采用“商商銀”合作模式,敞口授信的操作模式為承兌保付票不發貨,收款商家限定為安悅物資,開票保證金比例30%,總贖貨期控制在5個月內,同時追加蔡芝法的個人連帶責任擔保。
一位從事銀行實務人士介紹,所謂“商商銀”模式,就是由銀行對借款人(上海寶立)開立的、收款人為上游經銷商(安悅物資)的商業匯票進行承兌,銀行全程監督貿易過程,確保貿易的真實性。
先否決、后通過,凸顯杭州銀行風險控制的漏洞,并導致今年9月21日和9月28日到期的總計5953萬元的匯票到期兌付,只得由杭州銀行自己墊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