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新華網北京10月23日電 今年特別是5月份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國及時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進入三季度后經濟增速基本趨于穩定,并呈現出一系列積極信號。
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在穩增長中發揮了哪些調控作用?財政收支矛盾緊張情況下,如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下一步財政政策還將如何發力穩增長?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專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
問:今年恰逢“十二五”棋至中局,又遭遇經濟增速放緩挑戰,積極的財政政策在穩增長中發揮了哪些調控作用?
答:針對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問題,財政部門按照穩中求進的總要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不斷加大預調微調力度,進一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民生改善。
在具體調控措施上,一方面落實并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多舉措促進投資及外貿穩定增長。另一方面,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問: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了哪些結構性減稅政策,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保持物價穩定?
答: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在繼續實施已有減稅政策的同時,國家根據經濟運行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結構性減稅政策,出臺了一些新的減稅政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開始實施的營改增試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是以結構性減稅促進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點”,既是重大的改革舉措,也是有效的發展措施。截至目前,上海市試點成效明顯,有力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促進了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加快發展;試點范圍也穩步擴大,從8月1日起至年底將分批擴大至北京等11個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
此外,還取消25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對小微企業暫免征收22項收費,預計每年減輕企業負擔150億元。
問:穩增長關鍵要解決需求不足問題。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主要是繼續增加財政補助規模,扎實落實引導和擴大消費需求的一系列財稅政策。
一方面落實家電摩托車下鄉政策。1至9月全國(不包括山東、河南、四川、青島)家電下鄉產品銷售5730.8萬臺,實現銷售額153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和21.6%。
另一方面,大力實施“節能家電惠民工程”。此外,大力促進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支持部分省市開展農產品流通綜合試點等,為城鄉居民創造良好消費環境。
問:穩增長還離不開穩定投資需求。在這方面有何舉措?
答:一方面按照“十二五”規劃盡快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加快中央基建投資預算下達進度。截至9月底,中央基建投資下達預算3905億元,占全年預算指標的97%,比上年同期進度提高8個百分點,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新開工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資金得到較好保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