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困境或驅動河南“煤、電、鋁”一體化進程
近日,來自洛陽市重點企業經濟運行工作會議的消息稱,今年1月至8月,洛陽市財政拿出4700萬元,支持電解鋁、硅光伏等困難行業。
事實上,今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再加上電價上調、成本上升、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夾擊下,河南鋁工業生產環境逐月惡化,鋁冶煉工業整體虧損,鋁加工工業利潤大幅下滑。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7月河南電解鋁產量215.59萬噸,同比下降3.30%;其中,7月份產量為30.6萬噸,環比增加3.22萬噸。
萬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基控股)總會計師王尚友告訴記者,電解鋁企業都是當地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影響力大,政府補助是件好事,但是對市場影響力很弱,只能幫助渡過眼前難關。
“當前電解鋁困境不僅僅只有河南,全國都處于不景氣狀況。想要盡快脫困,煤電鋁一體化是河南必須走的一步,而且需要向后延伸產業鏈,加強鋁深加工。”河南省有色金屬協會副會長劉立斌認為。
行業困境持續 政府馳援
號稱國內電解鋁第一大省的河南,已面臨電解鋁全行業虧損的尷尬現實。
目前,河南已有80%電解鋁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大多使用網電的企業已經紛紛開始停產,已停產能初步統計在50萬噸左右。
其實,電解鋁工業嚴重虧損,直接原因主要是電價大幅度上調和市場需求增幅放緩。
去年四季度以來,有色金屬工業外部環境偏緊,企業生產經營難度增大,特別是電網電價兩年內累計上漲0.21元/千瓦時,電解鋁完全運營成本在16300~16500元/噸,河南電價最高,超過0.6元/千瓦時,電解鋁企業完全成本高達18600~18900元/噸,而市場售價一直在15400元上下徘徊,虧損在所難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