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季末祭窗口指導 9月四大行新增貸款1660億
10月10日,保利地產豪擲幾十億成就長沙、上海兩大地王,但房地產商高漲的投資熱情尚未傳導至銀行體系和貨幣當局。
權威人士透露,9月最后一周,國內銀行體系信貸投放并未重現此前月末、季末慣常的突擊現象,截至9月30日,工建中農四大行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1660億元,環比較上月少增500多億,其中工行和建行維持了一貫500億左右的新增貸款,但中行,尤其是農行新增貸款有明顯下滑,“從26日到30日,新增貸款很少。”
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信貸環比少增兩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銀行在季末最后幾日對各大行進行了窗口指導,多位人士還透露,“央行叫停了部分銀行的票據貼現業務。”
央行此舉的邏輯很明顯,旨在限制各家銀行月末和季末通過票據貼現來實現信貸沖刺,9月中下旬以來,貨幣市場一路上揚的銀行票據直貼利率恰好部分側面印證了上述消息。
“十八大前,無論是央行還是機構都不會有大的動作了。”10月10日,一家大型銀行公司部負責人如是告訴記者,他預期,政府換屆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年底或明年初可能略有回升,“屆時將在信貸結構上有所反映。”
“9月份新增貸款可能要低于此前預期的7000億水準。”一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分析。
四大行票據壓縮700億
多家銀行人士反映,央行希望各家銀行能夠嚴守額度控制的底線,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節奏發放貸款,這是央行叫停部分銀行票據貼現的關鍵原因,各家銀行最后幾日也不得大幅壓縮票據貼現。
數據顯示,9月末工建中農四大行票據貼現下降700多億,而9月26日這一數據尚為負增長100多億,這意味著四大行9月份剔除貼現后,一般性貸款新增在2400億元左右,與此前大體一致。
央行三季末出手窗口指導壓制票據貼現的做法,使得銀行體系季末信貸沖刺的動能大降,存款或許也會受到部分沖擊。
數據顯示,受季末存款回流影響,截至9月底,四大行存款余額(含同業存款)增長1.2萬億。不過,受票據貼現壓縮影響,股份行的存款增長并不樂觀。
據上述大行人士分析,目前銀行月末季末存款沖刺,無外乎如下手段:除依靠發行理財產品帶來的時間差沉淀短暫而巨量的儲蓄存款外,月末沖刺票據貼現則被視為存款派生的重要手段。
從信貸結構看,今年二季度來,房屋銷量在經歷了8個多月的同比負增長后,開始觸底反彈至正增長,這帶動了個人房貸的快速增長。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新增貸款中,仍以個人貸款為主,公司貸款雖有所恢復,但估計中長期貸款依然疲弱。
10月9日,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最新報告以“令人驚詫的回暖”來形容當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他認為,不同于廣泛預期的大量空置房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去消化的情況,很多大城市庫存水平開始下降。“大型開發商已經開始拿地。銀行開發貸款狀況持續好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