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連鎖酒店私有化謀變 或將在A股重新上市
7天或將私有化的消息披露后,人們對其為什么私有化、私有化后要做什么,充滿了好奇。遺憾的是,7天方面并不愿多言。可不論何伯權與鄭南雁們出于什么原因,想達到什么目的,事實上,7天正在尋求改變。
緣由
9月27日,對7天連鎖酒店集團(以下簡稱7天)而言,是個重要的日子,也或許是個好日子。
這天,7天主辦的“經濟型酒店研討會暨7天連鎖酒店加盟投資說明會”在哈爾濱如期舉行。整個9月,這場說明會還光顧了廣東順德、上海、廣州等地。
7天的官方微博及時播報了這條信息,并強調:7天高級副總裁蘇同民及其團隊將作“經濟型酒店發展趨勢及7天管理經驗分享”、“酒店投資盈利分析”等專題演講,并現場為意向投資者就7天的加盟政策等答疑解惑。
還是這一天,7天宣布,已收到以聯席董事長何伯權與鄭南雁為代表的一個股東集團的私有化收購要約。該股東集團提出的收購報價為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12.70美元、每股普通股4.2333美元,較該股2012年9月25日收盤價溢價20.2%,較過去30個交易日的加權平均價格溢價31.8%。
無疑,發生在同一天里的兩件事,恰好說明了7天如今的“狀態”。一方面,一如既往地快速開店,一方面,積極尋求轉變。
行業內的人,大多都能對此作出清晰的判斷,可還是不禁猜想個中緣由。
“中概股危機,引發了美國投資者對于在美上市中國企業整體質量的懷疑,進一步打壓了中概股的股價和成交量,7天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當然,還要面臨被做空的風險。”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可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蕭宇嘉認為,7天私有化,除了目前美國資本市場不景氣,前段時間7天股價跌至歷史最低點,不利于7天的資本運作外,7天欲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私有化可以避免公司的戰略策略公開,并提高經營的靈活性也是重要原因。
股價被看做7天或將私有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更多人愿意相信,7天還有更長遠的打算。
“個人認為,7天選擇在此時私有化并引入更適合發展的戰略投資者,應該有更長遠的考慮。就是向更長產品線的綜合酒店集團邁進,包括經濟型和中高端酒店的布局,將來在三五年后在股市及自身綜合實力更強的時候再擇機上市。”勁旅咨詢總經理魏長仁對新金融記者說。
魏長仁稱,在經濟型酒店領域,7天的表現一直很搶眼,業績一直也不錯。從經濟型酒店這一單一品類來講,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無論是開店數量還是產品創新和服務提升方面都有空間。當然,短期內增長乏力是現實問題,各個經濟型酒店都在面對。
“7天的規模、會員數據庫、IT技術、運營模式等都有優勢。”蕭宇嘉對新金融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7天全國開業分店已經達到1132家,覆蓋超過168個城市。
可是,這些“成績”并不能代表7天會一直輝煌。魏長仁認為,7天和如家相似,特點不足,因為發展速度太快,在氛圍營造、精細化服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也或許是這種不夠好,促使7天選擇改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