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FDI連跌九個月 8月同比下降1.43%
商務部19日發布最新的FD I(外商直接投資)數據顯示,8月當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00家,同比下降12 .72%;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3.26億美元,同比下降1.43%。
1至8月,全國非金融領域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777家,同比下降12 .38%,實際使用外資749.94億美元,同比下降3.40%。截至2012年8月底,全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54130個,實際使用外資12421.83億美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我國前8個月吸收外資呈現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扣除房地產因素,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有所增長。今年1至8月,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37 .38億美元,同比下降6.66%,占全國總量的44.98%。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50億美元,同比下降1 .85%,占總量的46.67%。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10.93億美元,同比下降14.57%,占全國總量的1.5%?!霸诜諛I中,房地產業吸收外資152 .66億美元,同比下降9.89%,扣除房地產下降的因素,服務業同比增長5.31%。受中國市場內需和消費的拉動,零售增長較快,增幅為9.76%?!?/font>
二是中部地區吸收外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至8月,中部地區實際使用 外 資62 .54億 美 元 ,同 比 增 長12 .3%,占全國總額的8.34%,比重有所提高。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636.34億美元,同比下降4.1%,占全國吸收外資總額的84.85%;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1.06億美元,同比下降11.0%,占全國總額的6.81%。
三是部分歐洲國家對華投資保持增長。歐盟27國今年1至8月對華投資同比下降4.1%,其中德國、荷蘭、法國對華投資增長,增幅分別為27.27%、3.30%和14.78%。美國今年1至8月對華投資同比下降2.85%。亞洲十國/地區今年1至8月對華投資同比下降5%,其中香港下降8.52%,日本雖有16.2%的增長,但增幅明顯低于2011年50%的增幅。
去年11月以來,除今年5月實現0.05%的增長之外,我國吸收外資已經九個月負增長。業內分析認為,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目前外資暫時出現回落的原因。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加強,美歐鼓勵資本回流。另外,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國家成為跨國公司戰略布局新的熱點。從國內來看,土地供應偏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國內市場需求還沒有完全釋放,使我國吸收外資的競爭優勢有所弱化。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指出,當前發展中國家都在加大實施引資政策的優惠力度,使我們利用外資面臨激烈競爭,我們必須果斷采取利用外資的積極促進政策,保持利用外資的穩定增長。
霍建國建議,具體政策應該包括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積極引導外資流向,改善投資軟環境等內容,以及出臺利用外資新政策:加快研究和制定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與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相適應的產業引資政策。加快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開放領域、鼓勵投資領域及新型利用外資方式,多途徑、多渠道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重點產業和機械制造業外商參與兼并收購的政策,解決好外商投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問題,確保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內相關技術創新和研發的特殊支持政策。
在前不久剛剛落幕的廈門投洽會期間,沈丹陽回應“外資企業回流”的問題時稱,從商務部監測的情況看,目前并沒有媒體所稱的大規?;亓鳜F象發生,有的只是個別企業的遷出情況。
沈丹陽指出,美歐加大制造業發展力度,確實會對中國制造業利用外資產生一定影響,但是中國和美歐的產業存在著結構上的互補性,制造業產品也存在差異性,因此這種影響是有限的。從中長期的發展情況看,中國的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配套完善,人力資源素質不斷提升,綜合經營成本仍然相對比較低,因此盡管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環境資源的約束趨緊等新的情況,但是中國吸收外資仍具有長期性和綜合性的優勢。盡管今年以來中國利用外資的規模同比略有一些下降,但是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世界投資前景調查,中國繼續在投資者外國直接投資理想目的地中位居榜首。
(孫韶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