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四季度迎拿地高峰 郁亮坦言不拿地會餓死
運動健將、行業領袖、企業家,在諸多稱號中,郁亮笑稱自己最中意的還是被人稱作“靚仔”。本月7日,記者時隔一年在杭州再見到郁亮,瘦身后的他絲毫沒有反彈的跡象。除了仍癡迷于運動健身、登山騎車外,身為萬科的掌門人,不管郁亮愿不愿意,人們對他最為關注的,仍是在他眼中樓市政策及市場未來的走勢,以及萬科的一舉一動。
一年前拋出“房地產上下半場論”的郁亮,眼下依然認為“冬天模式”還將持續,并坦言“不要對政策轉向抱有僥幸心理”。他更進一步表示,未來十年內,房地產絕不應自恃為國民經濟的“主角”,而應明確“配角”的定位。針對近期的頻繁拿地,雖然郁亮強調“這與看好后市并無直接關聯”,但據記者了解,未來四個月將是萬科今年的拿地高峰,或將超過前8個月拿地總和,并將保持600億左右的推貨量。
房地產業好日子一去不返
“過去房地產一直被定義為支柱產業,我現在覺得這個定位是有問題的。”對于萬科未來的發展,郁亮認為首先要擺正行業定位。在郁亮看來,房地產今后更應該是個配套產業,服務于整體國民經濟。“房地產未來絕不再是國民經濟的主角,而是配角。只有搞清楚行業定位,企業才能在樓市下半場抓到更多機會,行業前景依然不可限量。”郁亮表示。
郁亮強調,房地產作為配角的下半場雖然仍處在“黃金時期”,但這種表述并不意味他認為樓市調控政策有放松的可能。
“房地產行業的上半場過于輝煌。”郁亮坦言,房地產過去那種好日子一去不復返,未來樓市調控將會長期化。基于對市場和政治環境的深刻認識,郁亮與萬科一向“少說話、多做事”,對“限購”、房產稅等種種樓市政策,郁亮一概不予評論,不做預測。
既然“冬天很漫長”,郁亮和萬科的態度都是練好體魄,長期作戰。萬科在下半場開局的應對策略首先是在產品上動腦筋。“房子的戶型該變小的變小,該調整的調整,原來做兩房的面積,現在想辦法變成了三房。”郁亮表示,除了要造出好的房子,更要提供好的服務。
萬科的應對策略之二,就是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事實上,萬科今年在香港已有所動作。今年7月,萬科斥資10億港元完成了香港上市公司南聯地產的收購,標志著萬科國際化戰略的全面啟動,而此前輿論只是將之簡單解讀為“海外融資”。郁亮進一步透露,萬科近期剛剛成立了香港管理部,接下來會成立一個美國業務推進小組,在全球尋求業務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