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履新力推期貨創新 張育軍接棒發行改革
證監會網站昨日晚間發布有關人事公告稱,國務院已于近日任命姜洋為證監會副主席,任命張育軍為證監會主席助理。至此,證監系統的高層調整已經完成。
此前,證監會原副主席桂敏杰調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同時兼任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原主席助理朱從玖則赴浙江省擔任副省長。姜洋和張育軍的任命填補了上述調動留下的空缺。
姜洋任證監會副主席之后將繼續分管期貨領域的工作。在姜洋之前,證監會原副主席范福春也曾主管過期貨工作。當前,期貨領域包括原油期貨在內的多項新產品正在緊張籌備,鐵礦石期貨和股指期權等戰略性產品也在研發。其中上期所的原油期貨特別引人關注,姜洋本人曾在多個場合強調原油期貨對我國的戰略性意義。
而張育軍早在兩個月前已經進入接任證監會主席助理的“預備狀態”。他與前任朱從玖一樣來自上證所,回歸證監會后也將接管最為核心的新股發行。券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張育軍到會里以后很快組織了幾家大型券商的總經理開閉門會,調研新股發行改革政策,包括存量發行。
原油期貨與國家戰略掛鉤
今年早些時候,姜洋曾在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的陪同下,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師生們做過一次報告。他當時重點講解了原油期貨,并將其稱作一項國家戰略。
姜洋對擠滿整個講堂的師生們說,石油關乎全球經濟命脈,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也越來越高。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通過石油期貨和期權,通過24小時不間斷交易的金融市場,通過價格信號的傳遞,控制著油輪、輸油管道,甚至是地下的石油資源。
中國商品期貨市場多年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比如國內有色金屬行業之所以多年來經營利潤比較穩定,就直接受益于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但是一些戰略性基礎產品,如原油期貨、鐵礦石期貨仍然是空白,完全受制于人。特別是由于不掌握石油的定價權,中國已經越來越被動。
全球市場本來有三大原油期貨中心:紐約、新加坡和倫敦。新加坡市場已經出現邊緣化的趨勢,美國人因為頁巖氣技術取得突破,石油進口量減少,這個市場的重要性也面臨下降。因此三大原油期貨中心有向倫敦單極轉化的趨勢。姜洋認為,這或許是我國抓緊推出有國際影響力的原油期貨市場的戰略機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