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9000萬養老項目引暴力抗爭 被疑官商夫妻店
一個9000萬的養老項目引來了村民與開發商的暴力抗爭。
事件發生在有“豫西南門戶”之稱的河南鄧州市,在這起糾紛中,《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這個名為“鄧州市養老中心”的建設用地幾乎以零地價獲得,零地價背后又浮現出投資商與政府引資部門相關負責人的夫妻關系。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在享受了各種優惠政策之后的公益項目背后被疑實則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
本該惠及于民的公益項目為何蒙上暴力陰影,近日本報記者在河南鄧州市一探究竟。
禍起9000萬公益項目
今年8月份從拘留所出來后不久,農民王占群死了。他的家人將王占群的死與7月17日發生的事情聯系起來。
當天,6輛黃色推土機將河南鄧州市政府旁邊57畝地上的樹木、房屋以及有著數十萬尾魚的魚塘夷為平地,這些財產的擁有者之一王占群試圖阻攔,被以“妨礙執行公務”行政拘留15天。
這起沖突宣告了“開發商”贏得勝利,同時也給這樁土地爭奪戰蒙上了一層暴力陰影。
這塊土地面積約57畝,原本是鄧州市花洲辦事處軍張營村的耕地,在2006年被政府征用后,成為了一個名為“鄧州市養老中心”的建設用地。在政府披露的信息中,這是一項投資9000萬元的公益項目,而投資方是湖北友誠物資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友誠公司)。
開發商認為土地已經屬于他們,農民應該盡快將地面附屬物清除。而對于農民來說,這片土地上的樹木、房屋以及一個有著數十萬尾魚苗的魚塘價值二三十萬,不將其作為補償內容是一件天理難容的事。圍繞地面附屬物賠償問題的利益紛爭讓雙方一直僵持不下。
友誠公司法人代表余金龍一紙訴狀將村民王占群等人告上法庭。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權益,友誠公司在法庭上出示一份證據,卻無意將一些秘密泄露。
這份根據鄧州市政府2006年第59號會議形成的會議紀要顯示:時任市長謝清波、市長助理董平玲表決了有兩處分別由鄧州市人大辦公室以及鄧州市委事務局引資來的兩處老年公寓項目,均按照每畝地6.6萬元的價格協議出讓。此外,兩處老年公寓還將享受在辦理手續、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按照常規程序,一塊地如果由兩家以上開發商進行參與的話,必須進行招拍掛程序。但是會議紀要顯示,鄧州市政府已經先行否定了有另外一家主體參與招拍掛的可能,而是“按照每畝地6.6萬元的價格協議出讓”給友誠公司。
當時鄧州市的土地市場價格在60萬每畝左右,這意味著57畝土地本可以讓政府獲得將近3000萬元的土地出讓金,但是政府協議出讓價格卻讓政府減少2000多萬元的收入。最后,友誠公司僅以300多萬元就輕松收入囊中。
雖然以友誠公司名義上是投資方,但是在辦理相關手續時的主體卻是鄧州市祥和養老中心——一個在鄧州市民政局注冊登記的非營利性組織。2007年,友誠公司以“鄧州市祥和養老中心”的名義與鄧州市國土局簽下土地出讓協議。2009年4月24日,余金龍又在鄧州市工商局注冊了鄧州市友誠祥和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一個注冊資金為120萬元的獨資公司。
鄧州市工商局注冊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商局登記注冊說明這是一家純粹的商業機構,如果是非營利性組織,是需要到民政局注冊的。這位工商局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的友誠祥和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料顯示,其經營范圍除了“養老服務”還有“餐飲服務”。注冊地就是現在的“團結東路”——王占群的魚塘之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