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進出口繼續低迷 全年外貿保十或難完成
昨日海關總署公布的8月進出口數據再次印證,由于歐美經濟仍在下行通道,外需疲弱的基本態勢未有改變;而國內需求也在弱于預期下滑。
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292.9億美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上升2.7%,好于上月的1%,但弱于市場預期,進口則同比下滑2.6%,低于上月的增長4.7%以及市場預期值。
商務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來,鑒于歐債危機的影響,對歐洲市場出口下滑,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年初制定的全年外貿增長10%的目標難以實現。
“9月份才是外貿最困難的時期,如果歐債危機9月份有緩和跡象,又趕上圣誕節前訂單高潮,10月份將有可能是外貿拐點,但即使遇到拐點,所剩的兩個月也難以支持13%~14%以上的增長,從而使全年達到10%左右的目標。”他說。
與此同時,進口的超預期下滑,以及國內的經濟數據預示著內需也處于低迷狀態。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就對記者表示,9日公布的8月國內經濟數據也顯示,實體經濟數據仍然在低位運行。
具體表現為,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跌破9%的關口,再度創下2009年以來的低點,并低于上月0.3個百分點,鋼鐵、水泥等重工業仍然表現低迷,其中鋼材產量增速跌破2%的關口,而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整個鋼鐵行業仍將面臨較大的低需求和高庫存的壓力。此外,發電量同比增長2.7%,較上月高出0.6個百分點,也仍然沒有擺脫此前的低迷態勢。
在此情況下,對于穩定外需政策出臺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月24日至25日來到廣東省廣州、佛山、東莞等地調研時也指出,下半年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穩增長的難度仍較大。當前要高度重視進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推動出口穩定增長。
魏建國也從8月走訪調研的50多家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的沿海中小企業中發現,對于當前克服外需壓力做得比較好的措施包括: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以及出口轉內銷。
他建議政府加大對這兩方面的支持力度,與出口市場多元化相配套的是全行業調高出口退稅率水平,盡量做到足夠退稅(17%)。此外,各地政府積極搭臺建立出口轉內銷平臺,以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由于一般新政策出臺以后,最快也需要3個月才能顯現效果,因此,可以預期這樣的政策應該很快就要出臺了。”魏建國說。
(郭麗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