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回應酸敗門難以信服 質控管理或存缺陷
乳業質量問題屢次發生,不同的只是主角的變更。這一次,陷入輿論風波的換成了光明乳業(600597.SH)。
9月8日,光明乳業被曝出配送的鮮牛奶味道怪異,疑為變質。隨后,公司承認產品發生酸敗,并指出產品變質原因在于配送車輛溫度未達到標準。頗為矛盾的是,配送公司給出的解釋卻為“因員工失職導致冷氣被關掉”。
業內專家與行業分析師認為,光明乳業的解釋不可信,問題最有可能產生在冷庫。
乳業專家王丁棉坦承,光明的發展一直腳踏實地,但近幾年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其質量是否相應跟得上值得關注。
“三個月的時間內發生四起質量問題,光明乳業在質量管理方面有待改善。”上海某券商食品行業研究員表示。
光明回應難以信服
“對消費者當天我們就已處理完畢,但公司內部最近兩天一直在開會,進行內部教育與警示。”9月10日,光明乳業媒體負責人龔研奇告訴記者。
她表示,針對事件的發生,光明乳業沒有任何借口,對消費者深感內疚與歉意,公司也一直在整改與提升。當天,經過調查找出原因在于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有達到標準致使部分產品發生酸敗。
但頗為矛盾的是,涉事送奶公司給出的卻是另一種解釋,“公司一個員工失職,關冷庫門時把冷氣關掉了”。
面對如此說法,龔研奇表示,公司公告的解釋是經過調查研究給出的真實原因,“之所以事故發生當天的下午才正式對外公告,就是因為一直在調查真正原因。”
然而,光明乳業對于事件發生原因的解釋卻遭到了業內專家以及行業研究院的質疑。
上海一位食品研究員認為,光明乳業給出的理由過于簡單,應該更具體些,“此外,我并不太相信公司說的移庫車輛問題,我認為更有可能是冷庫問題”。
他進一步解釋,即便車輛沒有開冷氣,新鮮牛奶放置車輛內至少一個小時是不會變質,“本次發生區域包括長寧、浦東等,早晨時間一兩個小時完全可以到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