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稱我國收入差距擴大勢頭逐漸趨緩
中國收入分配進入轉折期
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其任內最后一次全國“兩會”答記者問時表示:“在我任職的最后一年,我們政府將做幾件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給后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
這意味著,此方案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事實上,近十年,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在持續地推進之中。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近日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十年,中央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之以前比較明顯的成績,從數據來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縮小。不過,與老百姓解
決收入分配問題的迫切心情相比,還有較大落差。蘇海南認為,在肯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取得成績的同時,還要繼續推進改革。“收入分配問題的根本解決,必然是 一個比較長的歷史過程,我們一方面要下定決心、堅定信心,但同時得有耐心,不要指望一兩年就把所有問題都解決”。
中央縮小收入差距的努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長1.8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也比2002年增長1.8倍,年均實際增長8.1%。
該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稱,這十年的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是新中國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其中,2010、2011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兩年快于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在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面臨的嚴峻現實是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因此,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已成為當下改革攻堅的重點。近年來,我國取消農業
稅,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335億元;連續上調最低工資、基本養老金,大幅提高國家扶貧標準和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將個稅起征點提到3500元,明顯減輕工薪 階層稅負……
蘇海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特別指出,這十年,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方針及政策。除上述政策外,還包括:繼續深化企業薪酬制度改
革,加強對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的管理,對國有企業工資總額進行調控;最低工資制度已經在全國全面建立,普遍實行了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并持續較
快提高;積極穩妥地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通過勞資雙方的工資集體協商,促進建立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此外,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體系,較之以前也有了
新的進展。主要表現在工資指導線制度、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還有近年來開始試行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加強用信息 引導手段來引導勞資雙方合理地確定工資水平及其增長。
“從收入分配的制度建設角度來說,十年來取得了明顯的進展。”蘇海南說。
收入分配進入一個轉折期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絕對值仍在擴大,但擴大的勢頭在逐漸趨緩,收入分配進入轉折期”。這是今年7月2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轉折期
的中國收入分配》中的研究成果。作出這樣的判斷,主要基于三方面基本經濟因素,包括勞動力供求態勢轉變、城市化步入中后期,以及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產 業梯度轉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