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豆腐高速路頻現塌陷 轉包回扣致偷工減料
“豆腐高速路”未解之謎
天定高速的“質量門”會以17人被處罰而畫上句號嗎?在公眾對調查結果不信服情況下,應考慮引入第三方介入調查
一條高速公路,耗資87億元,通車兩年不到,返修兩次,路面沉降不說,還每隔10米就有個洞。
這條被當地居民稱為“豆腐路”、“地洞路”的高速,近日再次引發強烈關注,不僅因為其質量問題,還因為質量背后的責任人和調查結果,一直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交代。
這條路就是甘肅天定高速公路,全長235公里,連通甘肅境內的天水和定西兩地,是貫穿我國東西部的重要大動脈連霍(連云港至霍爾果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車時被列為甘肅創新型項目,如今卻頻遭質疑。
兩年不到兩次塌陷
天定高速公路第一次廣受關注,是自2011年1月通車運行后,僅半年路面就出現了坑槽、裂縫、沉降等重大病害。
在質量問題被曝光后,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責成施工方西安萌興公司對質量問題進行返工處置,并承擔約1.2億元的返修費用。此后,便再無過多細節披露。
當時的質量事故,被專家調查組初步認定,出現路面病害主要有進場原材料把關不嚴、施工單位施工過程控制不嚴、在不良環境下施工等三大原因,并稱深入調查結果將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沒想到,時隔一年,從今年8月開始,這條“問題路”又有15處地基發生沉降,部分路段被隔離維修。
8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天定高速公路上采訪時看到,在隴西縣境內馬河鎮往東的路面,不時有維修警示牌立在路中間,有的還拉上了隔離帶。大小車輛不得不放慢速度,繞到里側道行駛。靠路面外側的部分車道,出現了3厘米以上的裂縫,路面明顯傾斜、塌陷,一些大型維修車輛已經進入施工現場。接近隴西縣城時,一塊塊路面已經被施工人員揭開,露出沙石層,有些排水涵洞也已破裂,周邊泥沙外露。
記者在隴西縣收費口,見到一名經常跑這條線的小車司機,他氣憤地說:“我交的是高速費,可走的是低速路。新修的路連年開挖,這路是怎么建的?又是怎么驗收的?這條路投資這么大,出現這么嚴重的問題難道就沒人過問?”
面對不斷出現質量問題的天定高速公路,連日來,當地公眾要求查明真相、追究責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迫于公眾的不滿和質疑,甘肅省交通廳工程處處長談應鵬回應了第二次塌陷的原因,他認為:“今年的強降雨挺厲害,甘肅隴南地區降雨量特別大,降水比往年都多,這造成了天定高速隴西段的路面沉降。”
言外之意,此次天定高速出現的問題,并非緣于工程質量問題,而是因為受到強降雨的影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