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我國風塔業重罰 新能源領域再遭雙反
“我們已經應訴了,”7月31日,重山風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潘先生告訴本報記者。
7月27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對中國和越南的風塔產品征收反傾銷稅。重山風電被美國商務部開列在風塔反傾銷的“黑名單”上,將被課以26.25%的重罰。“這是繼光伏產品之后,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第二次遭遇美國對我們不利的‘雙反’裁決。”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余盛興對本報記者表示。
“7月23-27日,美國商務部專門派人到上海來調查,整整五天,”重山風電的潘先生回憶說,“我們就把公司的賬目、成本,每一項都攤出來給他們看。我們用數據告訴他們,我們沒有傾銷,初裁的結果是不公平的。”
2011年,中國和越南生產的風塔占據了四分之一的美國市場,市場份額較2010年翻番。因此,去年12月29日,美國風塔聯盟向美國商務部提請對中越風塔“雙反”的訴訟,要求對兩國的風塔產品分別征收逾64%和59%的關稅。
今年1月,美國商務部正式對中越風塔產品發起“雙反”調查。2月,美商務部表示將對中國風塔征收20%的反補貼稅。上周五,美商務部再次表態,對中國風塔征收高達73%的反傾銷稅,對越南風塔征收不超過60%的反傾銷稅。
“沒想到判得這么高,”中船澄西鋼結構事業部負責人王德寶說。中船澄西是國內風塔的“領頭羊”企業之一。這次也被美國商務部點名處以30.93%的反傾銷稅。同時在“黑名單”上的還有天順風能(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征收20%到30%的稅,就能把風塔行業的利潤全擠出去了。”邁哲華投資管理咨詢公司能源電力總監曹寅告訴本報記者。
天順風能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該公司在美國商務部調查期內,向美國出口了價值36391萬元的風塔產品,占公司年收入的38%。若裁決正式實施,天順風能的美國出口訂單岌岌可危。
“中國的風塔行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曹寅指出,“它利用了中國廉價的能源、勞動力、資源,美國企業很難與之競爭。”
風塔是用鋼焊接而成的柱子。在風塔頂端接上電力發電渦輪便成了風電機組。由于風塔原材料中七成以上靠的是鋼,因此許多生產鋼及鋼結構的企業紛紛轉型制造風塔。這導致了中國風塔產能過剩且價格低廉。
“主要經濟體目前都在新能源領域爭搶高地。”海華永泰律師余盛興在談論風塔“雙反”的背景時表示。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美國要保護國內企業,沒有考慮到風塔行業的發展,”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負責人劉慧娟說。
美國商務部此前已在光伏產品上做出了對中國企業不利的判罰,裁定將征收3%左右的反補貼稅和31%-250%的反傾銷稅。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晶硅“雙反”中,曾有歐洲企業因受益于廉價的中國產品,公開表示支持中國企業。但風塔“雙反”的情況有所不同。“這次外國的整機商沒有站出來為中國企業說話。”曹寅說。
曹寅還注意到,風塔“雙反”的初裁受理期比多晶硅“雙反”的受理期要長,但結果更不理想。“這說明沒有‘領頭羊’企業站出來做好游說工作,希望情況能在12月終裁出來前有所改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