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初裁中國銀聯壟斷案 VISA和銀聯各打五十板
7月16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就美訴中國電子支付壟斷案發布了專家組報告,初裁駁回了美方關于中國銀聯在人民幣計價的支付卡清算交易中存在壟斷的指控。
不過,美方關于中國銀聯支付卡處理設備和銀聯卡標識的申訴,得到專家組支持。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6日發表談話,專家組認定涉案的電子支付服務屬于中方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的 “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中方對此持保留意見。未來60天,中美兩國可以決定是否對世貿組織這一裁定提出上訴。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卡清算業務涉及到國家金融安全,敏感性高,需按照漸進原則,穩妥審慎地開放。
焦點問題支持中方
WTO官網的專家組報告中,未完全支持中國銀聯在所有人民幣支付卡的交易中保持壟斷供應商地位的觀點,駁回了美方關于銀聯市場地位的指控,認定涉案措施沒有禁止外國服務提供商進入中國市場。
報告還駁回了美方關于外國服務提供商可以通過跨境方式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主張;認定外國服務提供商在中國設立商業存在須滿足中方服務貿易減讓表的有關設立要求。
“銀行卡清算業務現在已經按照商業化運營,按理說對國內民間資本應是開放的。但因該產業涉及到信息數據、國家金融安全,敏感性比銀行業更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應按照漸進原則,穩妥審慎地開放。”
不過,專家組亦提出中方不足。報告指出,銀聯在某些類型的人民幣計價的支付卡清算交易中確實存在壟斷。同時,對于已在中國建立分支機構,且已在中國提供服務的電子支付提供商,中國應履行向其開放市場的義務。
關于銀聯卡標識和支付卡處理設備的申訴,專家組支持了美方觀點。美方認為,中國要求所有商家的支付卡處理設備需與中國銀聯的系統相一致,此舉使他國的支付服務提供商不得不和商家談判以獲取接入途徑。此外,中國要求包括雙幣卡在內的所有在中國境內發行的人民幣支付卡須具有銀聯標識,而美方認為這些要求實際上是對中國供應商和外國供應商實行差別對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此發表談話指出,中方對專家組的上述裁決表示歡迎。但他同時指出,專家組認定涉案的電子支付服務屬于中方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的“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中方對此持保留意見。中方將認真評估專家組報告,并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做好本案后續工作。
銀聯:不斷滿足國際化需求
VISA是世界上最大信用卡和旅行支票聯盟組織,此前曾揮舞大棒多次“棒殺”中國銀聯。此外,中國龐大的銀行卡市場令VISA垂涎三尺。央行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業務317.80億筆,同比增長23.4%。2012年銀行卡業務仍保持良好勢頭,一季度共發生銀行卡業務85.79億筆,同比增長23.4%。
隨著銀聯近幾年海外勢頭擴張迅猛,大大觸痛VISA的神經。去年8月,中國銀聯和美國第三大借記卡網絡運營機構NYCE簽署合作協議,約定年內開通NYCE旗下全部取款機(ATM)接受銀聯卡。屆時,銀聯卡可在美國全境的ATM使用。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29.49億張,同比增長22.1%。其中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為2.85億張,同比增長24.3%。而據零售銀行研究所報告,2010年中國銀聯銀行卡發卡量達23.36億張,占全球發卡量29.2%,超過VISA(28.6%)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發卡機構。但在使用率、交易金額及在國外市場占有率方面,VISA仍遠超銀聯。
中國銀聯方面昨日表示,“中國銀聯將一如既往,聯合銀行卡產業各方,大力推進銀行卡普及應用,并努力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不斷滿足日益國際化的市場需求?!?/font>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