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經濟增速或低于7% 學者建言落實民間投資
“中央政府應會更加堅定的推行寬松政策以刺激國內需求,大幅回落的物價指數也給寬松政策的推出帶來了更多空間”
7月13日,將是上半年經濟數字出爐的日子。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唐建偉認為,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將接近或低于7.5%的年度目標。其中二季度經濟甚至可能低于7%,這將創下9個季度以來的經濟新低。
不過,形勢也非想象的那么嚴峻。一位參加過7月9、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經濟形勢座談會的學者說,“我們判斷,只要做好微調,預計經濟增速在三季度將好轉。在短期做好微調穩增長的同時,還要做好改革,促進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四川社科院宏觀經濟所曹瑛對本報說,在經濟放慢的時候,恰好是加大改革力度的時機,以后改革調整太痛苦,“是到了要大改革的時候了。”
下調預期
記者也了解到,一些機構測算,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前5月略低,按此看,上半年經濟增速比較大的可能是7.4%。
不光是交行,目前包括世界銀行、中國社科院等也都下調了預期。德意志銀行則判斷,中國全年經濟增速會低于8%,只有7.9%,上半年會低于8%,這比其年初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在8.3%的情況有所下調。
唐認為,如果穩增長的措施出臺,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會回穩,這樣全年經濟增速可能在8%左右。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7月11日表示,二季度經濟破八是沒有疑問的,經濟還在下行,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止跌回穩,但是隨著微調政策的出臺,未來經濟相對樂觀,三季度經濟有望啟穩回升,“當然這個回升是溫和的回升。”
屈宏斌指出,從短期看,國家出臺政策措施,是為了穩定經濟,防止經濟下滑,從長期看,一些結構新結果改革措施,有望使得中長期經濟發展問題解決。
本報記者獲悉,6月份全國出口在回暖時,投資已經有所好轉,但是工業增速放慢,工業企業利潤低下,消費增速比較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