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五家民企入圍財富世界500強 不及國企1/10
新京報訊在7月9日《財富》雜志發布的世界500強中,浙江吉利汽車和山東魏橋集團成為中國內地新晉上榜民企。加上中國平安保險、江蘇沙鋼和華為三家公司,國內上榜民企達到5家。此次中國內地不包括香港在內共有69家企業上榜,其中64家國企。專家認為,上榜民企可謂實至名歸,但結合民營經濟地位來看,民企上榜數不到國企1/10的現狀值得深思。
民企上升速度快
今年,作為殺入財富世界500強陣營中兩匹黑馬,浙江吉利和山東魏橋表現搶眼。其中吉利成為排名上升最快者,從去年第688位躍升至第475位。因“自辦發電廠”而出名的山東魏橋排行第440位,僅次于第433位的中國華電集團。
此前上榜者也表現出遠超國企的增長勢頭。中國平安位列第242位,排名較去年大幅上升86位,并蟬聯大陸民企第一。已連續四年入選的江蘇沙鋼位列第346位,排名上升20位。這兩家公司都是2008年上榜的首批世界500強內地民企,入圍時都排在倒數。
華為今年位列第351位,這也是華為連續第三次入選。
民企上榜含金量更高
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保育鈞表示,更多民企上榜說明小部分民企經營有方,獲得國際認可,“是真正的做大做強”。而國有企業上榜不能真正稱之為“強”,應稱之為“500大”,屬于依靠壟斷的“大而不強”。
保育鈞也指出,在如今民營投資已占總投資六成的情況下,僅5席上榜的局面相比于國企上榜數很不成比例,說明中國市場化改革還很不到位,非公36條落實還任重道遠。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表示,財富世界500強主要是以經營收入為排名標準,反映企業規模,但判斷企業的綜合實力不能僅看規模,還要看結構、效率及競爭力。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對企業進行綜合排名。
劉瑞認為,從榜單上可看出,排名靠前的前10位或前20位企業位置比較穩定,反映大企業有的是百年老店,有些則具有壟斷性,市場地位無法撼動,因此排名變化較小。排名較后的企業只能說達到一定規模,他們的排名往往變化很大,生命力比較短暫,最終能否長久保持這樣的位置,看的主要是企業的競爭力,這也是反映一個企業是否成熟的標志。
上榜五民企
中國平安 營收421.1億美元 第242位 從規模保費來衡量,平安壽險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二大產險公司。平安2011年全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214.27億元,同比增長23.8%。
華為 營收315.43億美元 第351位 全球第二大綜合通信設備供應商,營收逼近市場龍頭愛立信。2011年華為營收70%來自海外市場,華為手機已全面覆蓋高中低端市場。
沙鋼集團 營收320.97億美元 第346位 全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2011年,沙鋼集團實現利潤60億元,在鋼產量、銷售收入保持全國同行第五名的情況下,利潤位居第三。
山東魏橋 營收249.06億美元 第440位 全球最大紡織集團。掌門人張士平從鄒平縣一家棉紡織廠,發展成以紡織印染、服裝為主,涉及熱電、鋁業的特大型綜合企業集團。魏橋集團2011年利稅140億元,利潤100億元。
浙江吉利 營收233.557億美元 第475位 全球500強車企行業排名31,五家上榜中國車企之一。公司2010年收購瑞典沃爾沃轎車項目創下中國企業對外國汽車企業收購紀錄。(記者黃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