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聯姻締結 新鄉著手打造“中國第一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食品加工企業對優質小麥的消費能力,遠遠大于提供量。
盡管從2009至今小麥總供應量穩步增加,但去年我國仍進口200多萬噸小麥充實其中,以共同保證餐飲及烘焙、方便面、掛面、餅干、速凍、飼料等不同行業的原料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場。記者了解到,新鄉正著手打造“中國第一麥”——
—由延津縣本地為主的新糧公司、克明面業等4家從事優質麥種植、購銷、加工、營銷的骨干企業組建新麥集團,全稱是新鄉小麥產業集團。
金粒麥業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作為公司總經理,程好民深有感觸。近年來,其公司統一供種、統一機播、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收購的小麥品種,隨著加工企業的需要變化總是供不應求。
“中國第一麥”目標的提出和打造,在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中心副主任雷振生看來,不僅能創出小麥品牌,帶動大宗糧食加工,而且能夠促進河南省小麥的轉換與外銷,帶動加工企業升級換代。
骨干企業合力
從開始追求產量,到現在追求質量和品牌,新鄉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曉然認為,如果不轉變理念,新鄉小麥沒有更好的前途。
去年5月23日,新鄉市市委書記李慶貴在觀摩延津小麥后,提出能否打造“中國第一麥”的戰略決策。
延津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占先告訴記者,一年來,延津在種植小麥時有了高層咨詢會,并且邀請河南省農科院做了可操作方案。前不久和河南省農科院舉行院縣共建,把科技創新提到新高度。這些都為打造“中國第一麥”做了鋪墊。
由此,4家骨干企業聯姻的“中國第一麥”誕生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認為,延津打造“中國第一麥”,在構建巨型糧食貿易企業時,不僅吸納本地企業,也能吸引全國更多企業加入進來。
高檔小麥市場需求旺盛
河南不僅是國內糧倉,更是世界廚房。
雷振生介紹,目前河南小麥產量平均單產800斤,突破千斤地塊也為數不少。但就目前小麥現狀來看,以普通品種為主,整個企業符合加工面包蛋糕等的高檔粉小麥品種,還是比較缺乏的。
河南工業大學教授趙仁勇認為,要有特色地開發產品。像近年來需求不斷增加的高檔粉,大批量的我國還沒有,只有依靠進口。
來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專家學者紛紛為即將誕生的“中國第一麥”把脈號診。
程好民告訴記者,他注意到了加工企業對優質小麥的渴求。公司的小麥產業化經營已經輻射到周邊的“三市五縣”,即新鄉、安陽、鶴壁,和以延津為基礎的衛輝、滑縣、封丘、原陽、??h等。
這些地方,公司均建有基地?!岸鴮硇蔓溂瘓F成立后,也將以新鄉為主,實現跨地區合作。”
量質兼顧
趙仁勇認為,新鄉能否依托延津打造出“中國第一麥”品牌,質量是否穩定至關重要。
其實,品質問題,不光在加工企業那里反應明顯,糧食企業也頗有微詞:優質小麥經常統計上有數字,倉庫里無糧食。
當前產量和品質均面臨著嚴重考驗。新鄉打造“中國第一麥”,這個問題是不容回避的。“量質兼顧是必由之路。不光是小麥?!鞭r業部種植業司糧油處處長萬富世說。
小麥質量受影響的要素非常多。不同品種,差異大。相同品種,在不同地區種植、不同種植方法,質量都有很大差異。
在影響小麥質量的因素中,混收混儲也是其中一個。
萬富世談到,同等質量競價格,同等價格競質量,同等質量競服務。在打造“中國第一麥”時,當地政府是否提供交通、信貸等也應注意。(祝良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