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刀光劍影 鄭州商圈“新兵”斗成“老將”
199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開業,引起了全國投資者關注的目光。同樣在那一年,地處中原地區的鄭州也正在吸引著全國的目光,亞細亞對抗五大國有商業企業,鄭州商戰進入高潮。
20年過去了,中國股市經歷了大漲大跌,早已不復昔日模樣,鄭州的商戰還在繼續,卻也是物是人非,昔年的主角亞細亞早已謝幕,后來者踏上歷史舞臺,從鄭州商圈的“新兵”斗成各霸一方的“老將”。
三強對壘 “返券大戰”愈演愈烈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這一年,亞細亞和鄭州五大國有商場在斗爭中兩敗俱傷。而就在此時,兩家商場的誕生奏響了鄭州商業的新序曲。
當年9月,金博大購物中心開業,皇甫立志從建行下海,加盟金博大;同年,臺資背景的丹尼斯百貨開業,臺灣商業精英蔡英德跟隨老板王任生來到鄭州,成為丹尼斯的第一任總經理。那時,人們不會想到,這兩個職業經理人將攪動鄭州商業十多年的商戰。
金博大是在一片爭議聲中開業的,5萬多平方米的空間富麗堂皇,但由于沒有商業運作經驗,開業起,金博大就以每個月100多萬元的速度虧損。同年11月,丹尼斯百貨在鄭州市人民路開業,王任生從臺灣帶來自己的經營團隊,大賣場一亮相就對當時的鄭州商業形成了不小的沖擊,更讓金博大管理團隊倍感壓力。
就在那時,皇甫立志發出狠話:我們是民營資本,沒有靠山和后路,如果不改,只有死路一條。清倉甩包袱,改變供應商模式……金博大奇跡般地活過來了。
直到2002年,鄭州商業已經形成了“丹金”配的黃金組合。但就在此時,北京華聯的開業攪動了兩家企業的神經。
由于距離較近,金博大承襲了前輩的風范和手段,很快在省會所有的媒體上打出了一個廣告,“祝賀北京華聯鄭州店開業” 。
初來乍到的北京華聯不甘示弱,開業就推出了同一專柜“購物滿100元送60元禮券”,耐用商品的促銷力度讓人心驚:家電、名表、照相機、電腦等累計購物現金部分滿100元返30元禮券。全場家電如此大的折扣,全國罕見。
于是,丹尼斯和金博大開始了反攻,丹尼斯推出了先打對折,折后滿50元送20元禮券的活動。金博大則發起更猛烈的反擊和進攻,5元錢一斤的帶魚,賣到0.3元一斤,而且明碼標價,一時間二七商圈熱鬧無比。
競爭就像跑步
誰腳步慢了就會被趕超
大家都在跑步,如果其中一個腳步慢了,另一個自然會跑在前面。
“如果說當年金博大沒有遇到經營權問題,丹尼斯不會那么快發展壯大。”回憶起當年,一位原金博大購物中心營銷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
2005年,已經在鄭州商業奠定了地位的金博大正面臨著物業產權到期的困擾,此時金博大商業的投資者已經無心在經營、品牌甚至商場硬件上做投入。因為一旦經營權丟了,那么再投入就是浪費錢。
“從2005年到2006年初,實際上金博大是在走下坡路。”現任大商鄭州地區集團副總裁孫亞杰,曾在內部不止一次地發出這樣的感慨。
2006年,金博大經營權問題塵埃落定,國內知名百貨集團大商集團以4.2億元高昂的租金獲得金博大的3年經營權。大商采取了屬地化經營管理,鄭州市場依舊是原金博大團隊操刀,這也暗示,雖然大商來了,但競爭雙方還是原先那撥兒人。
大鱷并沒有給金博大帶來太多的驚喜。大商新瑪特金博大店一名工作人員說:“這期間我們喪失了很多好牌子。但那幾年里,丹尼斯進口化妝品品牌上齊了,又蓋了2號館……”顯然,在很多人眼里,在丹尼斯與金博大的較量中丹尼斯暫時領先了。
戰火燒向供應商
卻是“床頭打架床尾和”
2008年,中國人談論最多的是北京奧運會。那一年,很多鄭州購物狂談論最多的話題卻是哪家商場的促銷活動最給力。
金博大(大商新瑪特金博大店前身)喜歡抽獎、返券,丹尼斯喜歡買贈。2008年,大商新瑪特鄭州總店開業,同年,丹尼斯花園路店也開業,雙方的競爭手段發生了變化。
“這是個新場子,得有大動作,讓人們記住這里。”大商新瑪特鄭州總店開業后,一場場讓業界不敢想象的促銷連番推出,高比例返券、寶馬之夜等異業聯盟營銷……這些做法讓對面新開業的丹尼斯花園店倍感冷清。隨后,丹尼斯在報紙上打出的返券廣告讓業內沸騰了。
瘋狂的對掐,讓戰火也燒向了供應商。商場之上,資源最大,如同戰場上的彈藥一般,沒了彈藥,只能繳械投降。商場上的資源就是供應商品牌資源,在兩家企業多年的競爭中,供應商的感觸最多。
“兩邊都是老大,誰也不能得罪啊。”一家國內品牌鞋代理商周先生告訴記者。
“盡管這樣的摩擦多了,但都是床頭打架床尾和,誰也離不開誰。”周先生說。(李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