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圈地潮引發警惕 國土督察部門展開調查
西雙版納正在上演的“最后圈地狂潮”、開發商公然填湖甚至違規開發,此間種種亂象經《第一財經(微博)日報》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并引起國土督察部門的警惕和高度重視。
昨日,有西雙版納官員向本報透露,國家土地督察成都局日前就上述情況展開調查。
有知情人士也對本報稱,上周,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召集了緊急會議,安排配合國土部門的調查工作。
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西雙版納有關官員對旅游開發導致的大規模圈地問題也深表無奈。據稱,云南省政府正在醞釀出臺旅游用地新規,嘗試以轉包、出租、股份合作的方式,減少旅游項目的征地規模。
旅游項目成圈地工具
近年來,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在短期內集中規劃、上馬大量旅游地產項目,這些項目圈地規模從幾千畝到幾平方公里不等,部分旅游地產甚至頂風建設了高爾夫球場等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
主要負責重慶、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區市土地督察工作的國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對此展開緊急調查,包括土地利用、耕地保護、用地審批及是否存在違法占用土地等。
一名西雙版納官員對本報坦言,西雙版納很多旅游地產項目都屬于省重點項目,有些項目的規劃和建設甚至不是地州政府所能決定的,這種情況在麗江、大理、騰沖等地同樣存在。
記者在云南多個地州調查采訪發現,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資為由頭上馬了大量的旅游項目,不少項目淪為房地產開發商的“狩獵場”。
僅雅居樂集團就在云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瑞麗、保山騰沖三個地方圈地合計高達6萬畝,投資總規模預計超過450億元。
世紀金源也在云南投資打造了昆明世紀城、騰沖世紀城、騰沖國際高爾夫旅游度假村和西雙版納濱江果園避寒度假山莊等多個項目。
曾打算買下冰島0.3%國土面積開發度假村的黃怒波,也把目光轉向云南。3月21日,中坤集團與云南省普洱市簽署了一項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普洱投資500億元開發占地60平方公里的原生態國際休閑養生度假區,開發周期長達10年。
長期從事旅游地產相關業務的昆明田野咨詢機構總經理文劍武向本報表示,開發商向云南旅游地產領域的大規模投資,一方面是看好云南旅游地產的前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住宅地產領域越來越難拿地,而旅游地產則可以附帶很多條件,比較容易圈地,進行大規模開發。
即便是放眼全國范圍來看,真正算得上頂級的旅游地產資源還是很稀缺的,無論是海南還是云南,大型開發商都在對稀缺性旅游地產資源進行搶占和控制。
西雙版納旅游地產的急劇升溫,與云南旅游地產熱點的梯度轉移不無關系。文劍武認為,從此前的麗江、大理,到現在的騰沖、西雙版納,這種整體性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麗江、大理“該圈的地都圈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好的土地資源也不多了,開發商必然尋找新的地方繼續圈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