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央行行長周小川:中國將繼續加強宏觀調控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21日在美國華盛頓表示,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加強宏觀調控,加快結構改革,保持經濟的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
周小川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第二十五屆部長級會議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會議主要討論了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形勢與政策挑戰、基金組織改革等問題。
周小川在介紹中國經濟形勢時指出,在全球經濟疲軟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積極加強宏觀經濟調控,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國際收支日趨平衡。
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機表明基金組織需要切實調整監督重點,轉變監督方式,提高監督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中方期待基金組織盡快推出新的監督決定,實現對系統性風險和成員國宏觀政策的全面監督。國際社會也應為解決低收入國家所面臨的挑戰和外部沖擊提供更多援助。
會議指出,近期全球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但復蘇依然乏力,不確定性仍然較大。主要發達國家需盡快制訂和執行清晰、可信的中期財政整頓計劃,同時積極推進結構改革。特別是歐元區國家應進一步確保財政的可持續性,維護金融穩定,大力實施結構改革,以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平衡增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妥善應對外部沖擊,繼續實施結構性改革,協調好保增長與抗通脹之間的關系。
會議敦促基金組織各成員國盡快完成國內審批程序,確保在2012年10月基金組織年會前按時落實2010年份額改革方案。會議支持推進制訂新監督決定的有關工作,強調基金組織監督應整合雙邊和多邊監督,更好地評估全球和國家層面的風險及其對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影響。
4月19至20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也重點就當前國際社會關注的基金組織增資與改革問題進行了討論。
關于增加基金組織資源,中方在發言中指出,相信歐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妥善應對歐債危機,中國對歐元區的經濟金融穩定有信心。對于國際社會在共識的基礎上向基金組織增加資源,中國不會缺席。基金組織是以份額為基礎的機構,份額是基金組織最重要、最根本的資金來源,基金組織增加資源應主要以份額為基礎。希望基金組織敦促各國盡快完成2010年份額改革方案的審批程序,確保在今年10月基金組織年會前按時完成。關于基金組織監督框架改革,中方重申,基金組織監督應以維護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為目標,除匯率政策外,政策監督的范圍應擴大到財政、貨幣、金融政策和結構改革等,以提高監督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