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9藥企23批次抽檢鉻超標 多部門徹查毒膠囊
導讀:質檢總局要求,各地質監部門要立即組織開展對使用工業明膠加工食品違法行為的徹查嚴打行動,“所有明膠生產企業和使用明膠的食品生產企業一個不漏地進行檢查”。其中,對生產食用明膠的企業,要求企業詳實報告明膠生產銷售的情況,檢查使用的原材料和臺賬,并抽樣檢驗產品。而使用明膠的食品生產企業,必須詳實報告使用明膠生產產品的情況,企業原材料的來源、進貨臺賬、所生產食品添加明膠的用量,都要接受全面檢查。
新京報訊“問題膠囊”曝光后,昨日,國家藥監局公布了對9家涉及的企業的第一批膠囊藥品抽檢結果,抽檢范圍擴大至33個品種42個批次,其中23個批次不合格。
抽檢范圍
不會僅限于9家企業
日前,央視報道,河北個別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 料進行脫色漂白和清洗,隨后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進入消費者腹中。
報道引發社會關注,有輿論認為,藥監局應該擴大“毒膠囊”抽檢范圍,不應僅局限于媒體曝光的9個企業的13個不合格批次產品。
昨日,國家藥監局公布了“毒膠囊”第一批抽檢結果,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部分省食品藥品檢驗機構檢驗報告,第一批檢驗主要針對媒體曝光的9家藥品生產企業,共抽驗33個品種42個批次,其中23個批次不合格。
國家藥監局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各地都在嚴查膠囊藥品,抽檢不會僅限于這一批,也不會僅限于這9家企業。
抽檢結果
鉻最高超標70多倍
檢驗表明,包括四川蜀中、修正藥業、通化金馬在內的9家企業的批次膠囊產品,都發現了鉻含量超標。
根據通報,超標最多的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炎立消膠囊”,抽檢批次膠囊鉻含量為149ppm(注:百萬分之一濃度),超出標準2.0ppm,70倍以上。
藥監局認定,上述企業未按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組織生產,使用了不符合國家藥典標準的膠囊,產品質量不合格。
據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出通知,要求各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全面開展藥用明膠和藥用空心膠囊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要求藥用空心膠囊企業嚴格原料把關和質量檢驗,嚴防工業明膠流入藥用膠囊生產環節。
同時,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從有資質的企業采購藥用空心膠囊,嚴防不合格藥用膠囊流入藥品生產企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