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英美法聯合釋放儲備:油價“退燒藥”?
高企的油價,已經令實體經濟倍感壓力。面對持續高燒的油價,尋找“退燒藥”成為主要原油消費國共同面臨的問題。釋放原油儲備則有望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即將使用的“退燒藥”。
周三,法國能源部長埃瑞克·貝松(Eric Besson)表示,美國已經邀請法國參與可能實施的釋放緊急石油儲備。而法國《世界報》昨日援引接近法國總統的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法國正在和英、美接洽,商討可能釋放石油庫存,以壓低油價。
受地緣政治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從今年1月以來大幅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維持在120美元/桶上方。如何降低油價,以避免急需復蘇的實體經濟受高油價影響,在歐債危機暫時緩解之后,成為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面臨的又一大難題。而去年使用過,并且在一定階段內,成功抑制油價上漲的釋放石油庫存,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
2011年,受利比亞內戰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也在年初呈現大幅走高態勢,為了增加全球能源供給,同時打壓原油價格,當年6月初,國際能源署(IEA)宣布,將在30天內釋放6000萬桶原油,其中有3000萬桶來自美國。消息一出,國際油價應聲下跌,至8月初油價,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接近120美元/桶的高位回落至100美元下方。
去年的“退燒藥”看起來非常管用,今年這味藥可能再度使用,依然管用嗎?
從國際油價的反應來看,釋放原油儲備的點滴消息還是很“給力”的。昨日,受歐美國家可能釋放原油的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呈現大幅下跌走勢,截至北京時間21點,布倫特原油5月合約期價下跌1.7美元/桶,報123.88美元/桶。
不過,和去年相比,今年原油市場的情況有所不同。
去年,利比亞內戰導致該國原油出口停滯,而利比亞生產的高品質原油缺乏足夠的替代品,從而導致原油市場的供給受到真實的影響,釋放儲備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供給問題,以達到抑制油價的作用。今年油價上漲更多地來自于市場為未來的擔憂情緒,原油市場供給并沒有那么緊張。上周四,IEA就表示,沒有原油庫存釋放計劃,因為沒有供給中斷的情況。
伊朗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成為埋在原油市場中的定時炸彈,市場的擔憂情緒也始終揮之不去。釋放原油儲備,或許對短期油價能形成抑制,但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投資者對原油供給可能隨時中斷的擔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