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等普遍野蠻分揀:一個包裹至少被摔三四次
小件拋大件甩,一個包裹至少摔上三四次,好似在練投籃——
快遞野蠻分揀,該治一治了
趁著“雙11”,嘉定區的張先生在某電商網站搶購了一臺路由器。可送來的包裹,盒子破了個大洞,路由器上滿是劃痕。聯系賣家退貨,對方接受,卻要張先生承擔來回運費。“明明是快遞弄破了東西,我還得掏錢給快遞,太氣人了!”
最近幾天,“雙11”期間的快件仍處于派送高峰。不少拿到寶貝的市民發現,到手的快遞盒子癟、包裝破,化妝品、電子產品等內件損壞并不鮮見。這些包裹,在送到手前都經歷了怎樣的“磨難”?
這樣扔,不會壞嗎?
11月16日晚7時,真金路交通路口的韻達分點,一間七八百平方米的庫房里,快件像小山一樣堆在中央。緊張的分揀工作已經開始,快遞員們必須在幾個小時內,將當天的快件按照區域放入四周墻上不同的貨架或筐子里。
一名快遞員將一大麻袋快件,拖到旁邊的空地上。不管里邊裝的是什么,全部倒在腳邊,然后與另一名快遞員合作分發。只見一個個盒子被拿起來瞄上一眼,隨即被“拋”了出去,“飛”向不同的方向。近的兩三米,遠的八九米,像投籃一樣,追求又準又遠。遇上重一點的快件,則低一點,靠慣性“甩”過去。一個拋物線后,包裹砸向地面,傳出撞擊的悶響。僅幾分鐘后,一麻袋快件就理完了……
“這樣扔,不會壞嗎?”記者詢問旁邊另一名快遞員。他頭也不抬地說:“都這樣,沒事的。”說完,又用腳將身邊一個拋偏的盒子往邊上踢了踢……
記者又走訪了附近的中通、順豐、EMS等快遞分點,發現暴力分揀情形或多或少存在。按照分揀一次摔一次計算,一個快件從發出到收到,摔上三四次是至少的。
輕拿輕放真做不到?
在走訪中,記者看到一些快遞分點墻上,張貼的管理制度中明文禁止野蠻操作。一些規定還頗為詳細,如碼放原則:大不壓小,重不壓輕;快件脫手時,高度不能高于30厘米,易碎品不能超過10厘米??稍诂F場,一件件快遞過手時間不足一秒就被扔出去,根本沒人關心里面裝的是不是易碎品。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確,能拋多遠就拋多遠。
圓通速遞的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雙11”期間,一個分點進出的快件是平時的近3倍,一般在1萬件以上。在全自動分揀不普及的情況下,分揀只能依賴手工,可分揀的時間并不會延長?!叭绱烁邚姸鹊墓ぷ鲏毫?,輕拿輕放的要求真做不到?!边@名負責人稱,在“雙11”巨大壓力的沖擊下,快遞企業平時的服務體系均被打亂,大量雇傭臨時人員、大量組織臨時運力,為的就是“效率第一”。一些違規現象,即便看到了,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是快遞行業的通病?!?/font>
易碎品保丟不保破?
記者以需要寄送玻璃杯為由,詢問順豐快遞分點的一名工作人員。他說,對于易碎品,順豐的規定是“保丟不保破”,即貨物丟了我們負責、破了我們不負責,而且易損品不接受保價。這也就是說,一旦到手發現東西摔破了,消費者極有可能面臨賣家與快遞互相扯皮的處境,甚至成為承擔損失的冤大頭。
事實上,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快件(郵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企業與用戶之間未對賠償事項進行約定的,對于購買保價的快件(郵件),應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對于未購買保價的快件(郵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賠償。
既然快遞服務都有明確保障規定,快遞企業就應把消費者權益落在實處,該下點功夫了?。?font style="line-height: 200%">記者 毛錦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