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12萬盞燈熄滅一小時 網友倡議去屋外看星星
導讀:上周六晚8︰30-9︰30,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關燈一小時”(又稱“地球一小時”)活動如約而至。當晚,鄭州在保障道路路燈功能性照明的基礎上,對市內城市照明設施實施“熄燈一小時”管理,二七塔、省藝術中心、四橋一路等公共區域內的景觀燈也全部關閉。不過,也有網友提出疑問:“熄燈一小時”會破壞電網嗎?
【現場】關燈一小時,鄭州12萬盞景觀燈熄滅
“今晚8點半到9點半,關閉所有不必要的電源,熄滅不必要的燈光,替地球療傷……你愿意加入嗎?”3月29日,相信有很多人收到類似的活動倡議。
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起了這一活動。
當晚,記者從鄭州城市照明燈飾管理處了解到,他們對四橋一路、三環快速路沿線等所有市管立交橋的夜間照明燈熄滅一個小時。同時,二七塔、省藝術中心、四橋一路等公共區域內的12萬盞景觀燈也全部關閉。
此外,銀基花園社區6000住戶和商鋪也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活動時間關閉家中電燈、商鋪非功能廣告燈。而就在二七塔景觀燈熄滅后,許多市民用點燃的蠟燭圍成了一個巨大的“60”字樣,并爭相在宣傳板上簽名,表達自己的環保承諾。
“舉手之勞的小改變,說不定就能起到保護地球的作用。”不少市民表示年年都參加該活動。
【聲音】有人支持、有人質疑
今年的“關燈一小時”活動,主題定為“藍天自造”,是為了呼應當前最受關注的環境議題——霧霾。因此,早在29日上午,數以萬計有關該活動的倡議就通過網絡火爆傳播。
支持者
關掉燈去屋外看星星,夜的黑很美
“吐故無心”當晚發微博感慨:地球一小時,關掉能關掉的所有電源,出去看星星,美哉!
“王燕青CRIS星”也說:走出去,你會發現夜的黑很美!
有眾多網友贊同這樣一種說法:“今晚的一小時,明天的一輩子。把今晚的行動變成明天的習慣,藍天定不再遙遠!”
此外,網友“小伐計”提出了建議:有人響應關燈活動,關了燈后在家玩手機,一小時過后再一通充電,有意義嗎?平時兩三點睡,大燈電腦開通宵,到了這天跟潮流熄燈一小時,做作嗎?節約、環保不能僅靠這一小時。
質疑者
關燈一小時會造成電能浪費,并沖擊電網
29日,一篇《學電三年,分析一下地球一小時》的文章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作者認為,關燈一小時不節能,反而會造成電能浪費。因為電能不能直接存儲,從火電廠發出來的電不用掉就會浪費。
另外,大面積關燈一小時,可能會對電網穩定產生沖擊。因為,在晚8點半至9點半,用電戶已經從商業工業用電逐漸轉向以民用為主,如果負荷突然改變,會影響大電網的潮流分布,影響電能質量,嚴重的話還會損傷發電機組。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真正的環保并非一日的口號。”作者在文章最后說。
【回應】用電負荷少了6萬度,未造成電能浪費
那么,以上網友的反對觀點到底合不合理?昨天,記者就此采訪了鄭州市供電公司有關負責人。
據鄭州市供電公司電力監控數據顯示,3月29日晚9點,鄭州全市用電負荷量為168萬千瓦時,比前一天晚上同一時刻少了6萬度電。“關燈一小時并沒有造成電能浪費。”鄭州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電力部門是提前預測電量需求安排發電的,需要輸出多少電就燒多少煤,實際需要多少電可以即時調節。因此,熄燈并不會造成電能浪費。
而針對“關燈一小時,會沖擊電網”的說法,該負責人表示,6萬度的電負荷波動屬正常范圍,沒有對電網造成損害。另外,根據往常情況,周五晚的用電負荷會高于周六晚,也不能說明完全是“關燈一小時”活動減少的用電量。
【說法】不只為節電,更為喚起環保和“低碳”理念
據了解,“關燈一小時”活動自2007年發起以來,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國,并吸引諸多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參與其中。與此同時,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也始終伴隨其中。
短短的一個小時,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對此,鄭州供電公司負責人表示,該活動對宣傳“低碳”生活、提倡節約用電的概念,有積極意義。“而實際節約多少度電,意義不大。因為,工業、商業才是用電的主體,居民用電所占比例非常小。”
世界自然基金會也就質疑作出回復:“關燈”并不是為了節電,也不是為了這一小時實現節能減排。活動只是希望通過“關燈”這個動作,來提醒更多的人關注環保,喚起人們對環保和“低碳”理念的重視,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相關新聞
更多>>